峨山县甸中镇有“三子”:辣子(辣椒)、绳子(棕绳)、席子(草席)。曾经,打草席、搓绳子不仅能养活一家人,而且在当地广为流传,成了很多甸中人赖以生存的技艺。
昔古牙村八字岭小组是甸中镇彝族土坯房保存最完好的村寨,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打草席的手艺在村里已经传承了200多年。盛夏时节,走进八字岭小组,依山而建的土坯房,层层叠叠,清幽静谧,沿着悠长的阶梯石道,穿过深深的石板巷子,记者来到了宋成明和袁凤英老两口的家。
一床草席十几道工序
一进门,稻草的清香扑面而来,两位七旬老人在打草席的席架前忙碌着。老旧的门槛屋檐、传统的老手艺、脸上爬满皱纹的老人,让人感觉时光仿佛在这里停滞,一幕幕场景无声叙述着古老村庄的昨天。
74岁的袁凤英告诉记者,自己从20岁左右就开始打草席,半个世纪的时间,打草席的每一道工序早已烂熟于心,看似不起眼的一床草席,却需要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
不断重复送草、打草的动作,草席慢慢成形。
首先是原材料的准备,包括席草和固定席草的麻线。曾经八字岭小组家家户户打草席时,人们广泛种植蒲草作为打草席的原材料,蒲草一年可以收三季。如今打草席的人少了,种植蒲草的人也很少,宋成明和袁凤英老两口也因为年龄大了无力再去种植蒲草。
“现在,每年稻谷收割的时候,别人家不要的糯谷稻草,我和老伴就去捡来,晒干捆起来放着,来年打草席的时候用。”袁凤英说,一定要用糯谷稻草,因为糯谷稻草长且编出的草席更加结实耐用,淋雨不容易散架。此外,麻线的准备也很有讲究,要用从山上割来的山茅草,晒干后蒸软,然后搓成麻线,才足够结实。
默契配合,周而复始
席草和麻线准备好,农闲时就可以打草席。四根木头组成的席架、钻满小孔和卡槽的席扣、一根送草用的竹棍,就是打草席需要用到的全部工具,看似朴实无华却包含劳动人民智慧。
打草席需要两个人默契配合,宋成明和袁凤英两位老人分工明确。首先将准备好的麻线穿过席架和席扣固定好,宋成明坐在席架正面,妻子袁凤英坐在侧面,袁凤英用竹棍将席草横穿席架送到另一侧,宋成明则是手握席扣用力压打。虽然已年过古稀,两位老人打草席时却手脚麻利,非常灵活,老两口默契配合,不断重复送草、打草的动作,周而复始,一床纯手工的草席就慢慢成形了。随后还要进行锁边、修边等工序,最后再进行晾晒,一床结实耐用的草席才算完工。
打好的草席放在屋顶晾晒。
“早上6点起床,要到9点多才能打好一床草席,一天最多能打三床,年纪大了别的事情干不了,打草席增加点收入。”袁凤英告诉记者,这样一床长2米、宽1.2米的草席,能卖27元左右,老两口年纪大了,多半是别人上门订货,一年大概能打100床左右,但不是打出来的草席都能卖出去。
只有一两户还在打草席
打好一床草席后,宋成明带记者看自己和老伴收集的糯谷稻草,六七十捆稻草堆满房间,还有不少去年打好但没有卖出去的草席。“以前抗震救灾、铺床、农民晒粮食都很喜欢用草席,现在用的人少了,主要是一些酒厂、酱油厂还会跟我们买手工草席,用于晾晒酒饭等。”宋成明说手工草席结实耐用,保存好可以用十几年,透气性好,晒粮食干得快,垫在床上夏天很凉快。
兴盛时期,八字岭小组几乎家家户户打草席。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不知从何时起,这门老手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原来村里有七八十户人家在打草席,现在就剩一两户,年轻人基本都不会了,只有部分老人还在坚持传承这门老手艺。”八字岭小组副组长朱云华说。
“我们也不知道还能打到什么时候,这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干了几十年,还是很舍不得,希望它能继续传承下去。”宋成明和袁凤英说。(记者 宋蝶/文 史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