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星级管理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玉溪样板
——玉溪市美丽乡村建设星级管理观察
发布时间:2023-09-21来源:玉溪网

澄江市右所镇小湾社区的小湾村成为抚仙湖边的“圣托里尼”。

近年来,玉溪市探索出一条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口,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强化规划引领,重民生补短板,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富民产业,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打造出一批留得住乡愁、具有玉溪特色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今年以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我市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高水平建设美丽乡村,以“全域景区化、乡村景观化、村庄景点化”为方向,以星级化建设管理为抓手,以“富民产业发展美、绿水青山生态美、村风民风文明美、治理有效和谐美、村民生活幸福美”为目标,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玉溪样板,并成为全省首家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星级管理工作的州(市),推动玉溪乡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到2025年,全市力争建成市级三星级美丽乡村80个以上、四星级美丽乡村40个以上、五星级美丽乡村5个以上,所有乡村全部实现星级化管理。

强化规划引领 留住美丽乡愁

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夏伯林表示:“美丽乡村建设星级管理工作,是我市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和玉溪市委、市政府深化农村改革,高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次创新实践,通过实施星级管理工作,让美丽乡村建设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准则。重点围绕民生补短板,大力培育富民产业,以规划引领打造一批留得住乡愁、具有玉溪特色的新民居,打造乡风文明和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玉溪样板。”

近年来,为了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玉溪市高质量编制了“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持续开展农村临违建筑和危旧房屋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打造一批具有玉溪辨识度的美丽乡村新标杆,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新平县戛洒镇副镇长徐明辉告诉记者:“多年来,新寨村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干部规划家乡、征求村民意见、乡贤出谋划策,从而完成《新平县戛洒镇新寨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2021―2035)》编制。通过规划引领、争取项目和整合项目资金建设美丽乡村,今年新寨村被认定为市级四星级美丽乡村。”

 从2013年至2022年,新平县戛洒镇新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23.4%。

金秋时节,走在新寨村就如同走进了一个青山环抱、橘林环绕、处处鲜花盛开的大花园。村子里所有的土掌房都统一了外观,黄褐色的墙面中间画上傣家元素的彩色腰线,房前屋后的小花园、小菜园、小庭院、小广场、小果园管理得井井有条,村庄的广场、道路、沟渠、公厕干干净净,目光所及之处令人赏心悦目。站在网红打卡点七彩丰收路上的观景台瞭望村庄,山、水、林、田、路、房梯次推进的景观构成的画面,就是画在哀牢山与红河谷间的一幅充满浓郁傣家风情的水墨丹青,美得让人流连忘返。2022年,新寨村上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同年新寨村杧木树小组获评“云南省绿美乡村”。

以规划引领打造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元江县亮点纷呈,去年成功创建了1个省级绿美乡镇(红河街道)、2个省级绿美村庄(者嘎小组、那堕小组)、74个市级绿美村庄。今年,元江县澧江街道龙潭社区者嘎居民小组被认定为市级四星级美丽乡村。近年来,者嘎围绕绿美乡村建设,保护好村里的114棵古树名木,建起一个占地50多亩的槟榔园,成为红河谷中的“香格里拉”,走进村庄仿佛走进一个热带植物园。该村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省级文明村、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村、云南省绿美村庄。元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白德章坦言:“结合2023年美丽乡村建设星级管理认定工作,元江县计划至2024年建成3个以上省级绿美乡镇和228个省级、市级绿美乡村。”

通过多年的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全市各具特色的星级美丽乡村不胜枚举,如被评为市级四星级美丽乡村的澄江市右所镇小湾社区的小湾村,近年来通过规划引领,着力打造民宿旅游产业,已成为抚仙湖边的“圣托里尼”,每到旅游旺季,小湾村的民宿“一房难求”。目前,在这些美丽乡村引领下,玉溪市美丽乡村建设星级管理工作正快步走向新征程,迈入新高度。

重民生补短板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市围绕乡村振兴,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重民生补短板,整合各种项目资金,大力补齐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村民出行难、饮水难和冷链物流配套设施滞后、物流不通、公共服务设施不到位等基础设施短板,为玉溪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星级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夏伯林说。

“去年,在政府扶持下,我们建起了4座冷库,共有700立方米,还购置了相关配套设备,为收果、保鲜和水果错峰上市创造了条件,冷库建成后为柑橘后端运营节约成本40%左右。”华宁远达柑橘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慧告诉记者。

华宁县宁州街道甸尾社区的市级四星级美丽乡村沙果村成为游客休闲游玩的网红打卡点。

近年来,华宁县始终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治本之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引擎,“2022年华宁县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整县推进项目”在宁州、华溪、盘溪、青龙、通红甸5个农产品果蔬种植区实施,项目总投资6505.4万元,共扶持建设主体31户,新建和改建冷库148座(新建冷库107座、改建冷库41座),容积达35796立方米,还购置了大量与冷链物流产业链相配套的设备,进一步补齐了华宁县柑橘产业和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

华宁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琳说:“通过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减少了农产品的损耗,确保了农产品的鲜食度,直接或间接降低了农产品营销主体的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项目当年实施当年发挥效益,为农产品跨区域销售提供了保障,直接受益农户达18000余户。”

在解决出行难方面,近年来,我市开展“绿美交通”三年行动,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持续推进3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全通达建设和村内道路硬化并向入户延伸。元江县澧江街道龙潭社区者嘎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封学清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村整合项目资金,重点完善全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使入村道路宽阔整洁,全村道路全部硬化,改变了以前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情况。”

我市在解决农村出行难方面成效显著。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底,全市就已实现建制村100%通畅,“十三五”期间,中央和省共计下达我市窄路面加宽建设计划346.97公里已全部完工。目前,玉溪市30户以上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86.5%,乡镇通三级路比例达71.2%。今年上半年,我市开工建设绿美交通示范点位3个,完成绿美农村公路312.1公里。

在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水难和饮水难方面,玉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两个“三年行动”工作,将农村供水保障项目纳入2022年、2023年工作报告“10件惠民实事”进行高位推动。玉溪市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项目共210个,全部项目建设完成,可服务总人口95.31万,其中覆盖现状水源不稳定人口19.21万,解决中度干旱条件下因旱应急拉水送水人口9.59万、水窖辅助供水人口0.33万。截至今年7月底,工程开工207件,完成投资8.57亿元,完工123件,受益人口达57.94万。

同时,围绕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我市还全力推进城乡配电网建设,全面提升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地区4G补盲和5G站点建设,实施“快递下乡”“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体系。

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撑起美丽乡村脊梁

近年来,我市围绕农民增收,大力培育和壮大乡村富民产业,统筹布局乡村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鼓励引导市场主体投资、运营美丽乡村。

元江县红河街道桥头社区那堕小组颇具乡土特色的壁画扮靓美丽乡村。

玉溪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光荣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加快三产融合、产村融合,做特种养业、做强流通业、做优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农事体验、养生养老、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打造了一批彰显玉溪特色的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典型模式。”

新平县戛洒镇新寨村就是一个靠着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撑起美丽乡村脊梁的典型。新寨村作为山区民族村寨,以前村民的主要收入靠种甘蔗,随着褚橙崛起,新寨村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柑橘产业,并将新寨村辖区内74%的土地流转给以褚橙为代表的7家水果种植企业,在企业带动下,全村有328户农户种植柑橘,种植柑橘的农户占全村总农户数的96%,种植面积达2400亩。“村民除种植自家的柑橘外,还参与到企业柑橘种植、管理、采选、销售等全产业链中并实现创收,收入由单一的种植收入转变为‘土地流转收入+自己的种植收入+到企业打工的劳务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0.7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2.4万元,年均递增23.4%。”新平县戛洒镇新寨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彭永芳说。

在褚橙庄园带动和“一村一品”政策扶持下,新寨村以农旅融合发展为导向,积极发展新式果园采摘体验项目,以传统花街为契机,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走出一条农旅融合发展助农增收的好路子。目前新寨村不仅村民收入大幅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大幅增加,2022年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达150万元,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不竭动力。 

澄江市右所镇吉花社区的马房村被评为市级五星级美丽乡村。作为一个为了保护抚仙湖进行生态移民搬迁的村子,在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克服了为保护抚仙湖调整产业结构带来的困难,解决了人均土地少、增收难的痛点,抓住乡村振兴、抚仙湖保护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机遇,大力建设美丽乡村。2019年马房村获评云南省美丽村庄,随着村容蝶变,马房村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大力发展民宿、餐饮业,闯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好路子,成为抚仙湖旅游环线上的网红打卡景点。

目前,马房村的民宿经营户发展到64户,随着民宿、餐饮业的发展,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创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8130元增长到2022年的25231元。现在,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从原来的空壳村发展到近两年每年收入40万元,全村老幼都可以到村集体的“幸福食堂”享受每顿仅3元的福利餐。

近年来,我市围绕农民增收,不断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构建起烟、菜、花、果、药、畜六大产业体系,撑起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脊梁。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近年来,我市在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大力打造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方面交出了亮丽答卷。杨光荣说:“在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方面,红塔区大营街街道的五星级美丽乡村大营街社区堪称典范,该社区在城乡统筹发展、智慧社区建设和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基层治理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

2019年以来,大营街社区打造的“大营街基层治理智慧平台”历经多次优化和升级,现已完成党建网模块、平安网模块和警务网模块的三网融合,平台服务和网络管理实现大营街所辖的每条街道、每个街区全覆盖,为基层组织、市场主体、社会组织、普通居民等提供党员精准管理、网格化居民服务、地图引导服务、实时视频监控巡查、网上预约办事、商铺网络报审等多项服务。

据了解,“大营街基层治理智慧平台”构建的数字化网格管理最大的特色,是它把大营街社区辖区范围划分为9大网格、149个责任区,配备185名网格员,实现党建网、平安网、社区警务网多网合一。各级网格人员根据不同的网格责任设置不同的信息管理权限,基本信息和责任范围在平台服务端“大营街”微信小程序进行公示,居民遇事可进入“居民报事”模块联系对应网格责任人员上报处理,处理流程和结果由责任人员通过平台进行图文反馈,办结率达100%。

红塔区大营街街道大营街社区专干童惜杨告诉记者:“‘大营街基层治理智慧平台’为社区带来可视化、数字化的社区治理模式,实现让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腿路和全方位便民服务。2022年,全国各地共143人次到大营街进行智慧社区建设专题调研,纷纷为‘大营街基层治理智慧平台’建设成效点赞。”

在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同时,我市还大力打造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并取得优异成绩。新平县戛洒镇曼哈社区是新平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该社区党总支书记李素瑜说:“我们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了农家书屋、多功能厅、群团之家、五点半课堂(儿童之家)、党性体检室、组织生活馆、曼哈货栈、志愿者服务站、展示厅等,开展文明实践主题活动,融入乡风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内容,传承中华美德,积极开展‘美丽庭院’等家庭文明创建活动,晒家风、亮家训,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大力打造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2022年,曼哈社区先后获评第五批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第四批全省民族团结示范单位。2023年,曼哈社区成功申报第三批省级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试点,还被认定为市级三星级美丽乡村。

近年来,通过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打造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我市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就业、养老投入,广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生活富裕富足,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困境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得到了来自政府和乡亲们的关爱服务,广大农村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生活,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佳  文/图)

短  评

以人民为中心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星级管理工作

□  闻墨

玉溪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在全省首家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星级管理工作。

美丽乡村建设星级管理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农民主体的基本立场,“群众要什么、我们干什么”,实现政府、市场、集体和农民等多方力量的最佳组合、最佳配置。突出软硬结合,坚持统筹推进的科学方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树立问题导向,聚焦总目标分阶段解决好突出问题,顺应乡村发展规律,确保乡村建设始终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把农村建设成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

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促乡村美丽蝶变。以“富民产业发展美、绿水青山生态美、村风民风文明美、治理有效和谐美、村民生活幸福美”为目标,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玉溪样板,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星级管理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



编辑:陶晓兰   审核:攸莉

关闭
专题公用底部
  • 玉溪网版权所有
  • 滇ICP备08100907号-1
  • 云新网前审字2013-06号
  •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17号

  • 中共玉溪市委
  • 玉溪市人民政府
  • 主办
  • 玉溪日报社
  • 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