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梅
9月17日至23日,玉溪市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集中开展,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将贯穿全年。(详见9月15日本报第二版相关报道)
科普是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活动。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大规模的高素质创新队伍,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据报道,近年来,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显著提高,“十三五”末,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7.8%。要实现到2025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2%、力争达到15%的目标,科普工作任重道远,需要从场馆、队伍、时间等方面着手,加大科普工作力度。
科普场馆是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应利用好现有场所及资源,构建不同主题内容的科普场馆,让科普场馆“遍地开花”,同时定期不定期开展活动,树立起科普场馆的品牌形象,扩大科普场馆影响力,让便捷可达、有活力的科普场馆成为科普工作的“小源泉”。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科普工作更需要一支懂宣传会宣传能宣传的科普工作队伍来讲好科普故事。科普工作队伍建设不仅需要鼓励专家、学者投身其中,夯实科普工作队伍的人才之基,还应依托学校、科普场馆等优势资源,加大对科普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发挥好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爱好者的作用。
一年一度的全国科普日活动是一场科技领域的“饕餮盛宴”,是助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的重要载体,科普工作更重要的是在平时,需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方能厚植科技创新沃土,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让社会公众沉浸其中,领略科技魅力,感受科学精神。
科普工作是面向全社会的,不应遗漏一个区域、任何群体。如,应针对老年人的生活场景和行为特征,以科学知识的普及提升老年人的风险识别能力;采用新颖的方式讲述有趣的故事,激发青少年学习科普知识的热情,让科学梦想托起明天的希望。
科技创新风正劲,科普宣传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