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引导纳税人使用云南省电子税务局微信公众号。通讯员 许敬昱 摄
自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国家税务总局玉溪市税务局(以下简称“市税务局”)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优化办税体验、提升服务质效等方面入手,助力全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持续推动主题教育落地见效。
精准服务优化办税体验
“我市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在市场主体中占比达90%以上,如何推出有针对性的便利办税缴费举措,提升办税缴费体验,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陈芳说。实施“厅线联动、问办协同”服务新模式,推动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是全市税务系统交出的答卷,而1月至10月,全市税务系统政务服务好评率保持在100%,则是全市税务系统收获的优异成绩单。
各县(市、区)和玉溪高新区上线总计10个征纳互动运营中心,推出“一呼即应”服务,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线上“陪伴式”精准辅导。上线运营以来,实现征纳智能互动3.63万户次,精准推送提示提醒、办税指南、税务文书等信息95.48万条,人工互动1351次;开通数电票、税费政策可视答疑直播活动4期,观看人数达1.04万人次,点赞和互动留言9371条。“为了更好地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市税务局按照‘一政策一方案’思路,利用税收大数据开展政策精准推送,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确保纳税人应享尽享税费红利。截至目前,累计指引12.79万户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享受税费优惠10.67亿元。”陈芳介绍。
便民服务实现就近办税
玉溪扎实推进标准化、示范化、达标化办税服务厅和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建设,其中新平税务延伸服务直达乡(镇),戛洒镇、水塘镇和者竜乡企业、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进行办税缴费。各县(市、区)还结合各自实际,探索办税缴费便利化新方法、新路径,办税缴费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通海县试用智能办税柜台,对发票代开、新办套餐等业务进行分流,着力减少纳税人等待时间,提高办税效率。数据显示,智能办税柜台的运用,将主要高频业务的办理时间压缩了1/2,人工柜台业务量减少了1/5,办税体验感不断增强。“不用再取号等号,直接到自助终端就可以办理发票代开业务,开票时间也大大缩短,税费业务办理越来越方便了!”纳税人王美兰感慨地说。
针对部分乡(镇、街道)距离县城较远、办税缴费往来不便的实际,峨山县率先探索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便民办税缴费咨询服务点,实现税费服务“人往网格去、事项就地办、服务全程跟”,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了方便。
贴心服务提升服务质效
近年来,全市税务系统积极回应市场主体诉求,大力推进智慧税务建设,依托电子税务局、“一部手机办税费”等各类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渠道,打破办税缴费时间、空间限制,主要税费征管事项实现同一平台全流程、全天候办理。目前,网上申报占比保持在99%以上,总体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占比保持在91%以上,税务服务“随心办”的目标正在成为现实。
澄江市启澄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财务人员李梦圆表示:“以前有些业务要到办税服务厅才能办理,如今通过‘线上服务窗口’就可以完成,政策咨询也可以选择各种线上渠道,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建立税费服务集约处理中心,则是税务部门整合统筹服务资源、健全线上线下一体化税费服务体系、全面方便纳税人办税缴费的又一务实举措。11月16日上午,在一级税费服务集约处理中心,工作人员魏子淳和同事正忙碌地接听来自全市纳税人的咨询电话。自10月实体化运营以来,话务量超4000次,为纳税人解决了各类疑难杂症。“市、县两级集约处理中心的建立,将逐步实现业务‘一口进出’,免去企业、群众‘多头跑、多头找’的烦恼,有利于提升税务系统服务质效。”魏子淳说。
此外,为切实解决部分纳税人、缴费人群体“上班没空办、下班无处办”的痛点,各县(市、区)税务局于每周六早上9时至11时或每周三晚上7时至9时,提供延时错峰的“早市”“夜市”服务,确保纳税人、缴费人在非工作时间能办事、办成事。开市以来,共为纳税人、缴费人办理业务近2000笔,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提升。
“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通过原原本本学思想,学习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问题,比如我们运用系统性思维,重塑服务流程,推动税费征管服务转型升级,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要,更加便利全体纳税人、缴费人。”市税务局办公室副主任李媛说,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全市税务系统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增强纳税人体验感、打造“枫桥式”办税服务厅、探索两级税费服务集约处理中心建设和筹建一南一北2个智能办税服务厅等方面下足功夫,以精准、细致、贴心服务助力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解难题、惠民生、促发展的生动实践。(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诗)
编辑:高倩 审核:陶晓兰 终审:蒋跃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