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图片新闻
  3. 正文

聚焦特色创优提质 百花齐放均衡发展 ——

红塔区谱写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核心阅读

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心城区现有的小学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加之今年正好赶上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的第一批幼升小的孩子入学,学位不足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红塔区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人在哪里、教育就办在哪里。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坚持科学合理推进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全力推动教育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模式优势和优质品牌学校示范辐射作用,加强校地合作,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共同推进红塔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向往。

今年秋季学期,恰逢二孩政策放开以来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入学高峰期,红塔区采取“增”“疏”“堵”“并”“控”的措施,充分保障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权益。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强烈,优化中心城区中小学教育资源布局,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教育兴则红塔兴,教育强则红塔强。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近年来,红塔区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人在哪里、教育就办在哪里,把教育资源科学布局,分配到人民需要、发展需要的地方。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上,红塔区坚持合理科学推进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全力推动教育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模式优势和优质品牌学校示范辐射作用,加强校地合作,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共同推进红塔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向往。

建设新校区打造优质教育

10月16日,玉溪高铁新城小学正式启用,迎来首批一年级新生。玉溪高铁新城小学与玉溪第四小学高度整合,充分利用玉溪第四小学的办学优势,今年秋季学期,学校共开设一年级教学班6个,招收250名学生。

9

玉溪高铁新城小学的孩子们正在上课。

“前期由于新学校配套设施未完善,学生暂在玉溪第四小学借读,现在学校里的相关配套设施已经建设完成,所以我们及时让新生搬入新校区。”玉溪第四小学校长梁洪说。

梁洪告诉记者,玉溪高铁新城小学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为补齐教育短板,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新建的一所公立小学。作为新建的学校,玉溪高铁新城小学配备了良好的硬件设施,占地68.3亩,投资1.15亿元,建有综合教学楼、交流中心、风雨操场及户外运动场地。学校按照48个教学班、2000名学生的办学规模规划设置。

梁洪表示,从当前发展来看,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心城区现有的小学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加之今年正好赶上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的第一批幼升小的孩子入学,学位不足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

“今年红塔区幼升小的入学儿童比往年增长约30%,从这个比例不难看出,我们面临着学位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玉溪高铁新城小学诞生了。”梁洪说,“玉溪高铁新城小学不仅要解决学位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打造优质的教育资源,因为每个孩子都应该享有公平的教育,都应该有适合的学校入学,我们要为孩子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

作为新建的小学,为了打造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做了多方面努力。梁洪告诉记者,在教师队伍的组建上,两校区实现了统一调配和管理,选任教师时,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且注重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在课程设置上,玉溪高铁新城小学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优势,引进玉溪第四小学的特色课程,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通过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走进玉溪高铁新城小学,崭新的教学楼让人眼前一亮,教室宽敞明亮,教学设施齐全。从教室倚窗望去,不远处的运动场地视野开阔,在绿植的装扮下,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学校优美的环境、齐全的设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11

新建的玉溪高铁新城小学。 本报记者 邓星瑞 摄

来到玉溪高铁新城小学工作,教师代银祥被这里优美的环境所吸引,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信心:“来到这个学校的第一印象就是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建设得很好。作为教师,面对新的环境我们要拿出自己的责任心和本领教好孩子,让自己的教学质量能够匹配学校的好环境,相信未来我们会将学校办得越来越好。”

“玉溪高铁新城小学在玉溪第四小学的带领下,实现了高度融合运行机制目标。这种融合的办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也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奠定坚实基础。”梁洪说。

教体融合打造特色品牌

“注意手上的动作,看老师给你们示范……”初冬时节,阳光温和,在玉溪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紫艺校区,孩子们正在上体育大课堂,啦啦操、武术、足球、网球……运动场上,孩子们在体校教练及本校教师的带领下,沉浸在体育课带来的欢乐中。三年级(6)班的学生攸美莹告诉记者:“我参加了学校的啦啦操,我觉得参加特色体育课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让我从中收获快乐。”

10

玉溪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紫艺校区的孩子们正在上足球课。

“这是我们每周五下午都进行的体育大课堂,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报班,然后实行走班制。”玉溪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紫艺校区教务主任何京燕对记者说,“学校可以打造以体育为特色的校区,是因为我们有资源优势,这里有运动场、室内外游泳馆,有充足的条件让我们开展各项体育教学活动。”

据介绍,2021年4月1日,红塔区政府正式接管玉溪体育运动学校老校区,将玉溪体育运动学校原址命名为玉溪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紫艺校区,纳入玉溪一小集团化办学成员学校进行管理。2021年9月正式招生,加挂玉溪体育运动学校附属小学牌子,紫艺校区位于中心城区,学校体育教学场地及设施齐全,可以保证日常的训练和技术课教学。 

由于玉溪体育运动学校老校区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原有的体育设施已难以满足学生的使用。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采取公开招投标的形式,引入第三方企业对训练馆、田径场等设施进行改造翻新。在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求后,其余时间对外开放,这样既保证了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又减轻了学校对体育场馆的改造维护压力。

依托校区良好的体育设施条件优势,玉溪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紫艺校区从学校发展定位、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场地安排、学生特长等方面,以体育特色、教体融合的理念系统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何京燕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学校聘请体校专职体育教师20余人参与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目前一系列软件、硬件设施皆能满足教学和体育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与玉溪体育运动学校合作办学和优秀体育俱乐部进校园的方式,增强专业化师资力量。校外特聘教练同校内专职体育教师一道,增设专项体育特色课程,创新大课间运动方式,为学生提供各类丰富的体育项目。

在体育特色课程的安排上,学校在课时、课型上进行创新,探索出“大、中、小”相结合的多种体育课教学方式。“大”体育课为全校性走班体校专业教练执教必修体育特色课,每个周五为专项体育大课,确保每个学生参与并最少坚持一个学期,通过至少一个学期的学习学会一项体育技能;“中”体育课为各班级专项常规体育课,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各项体育锻炼和训练;“小”体育课为根据学生特长选修体育课,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教学为第二阶段课后服务。

“学校聚焦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健身的体育核心素养,创新开展体育课程走班制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现已开设游泳、足球、网球、篮球、田径、武术、啦啦操等课程。”何京燕说。

教体融合下的玉溪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紫艺校区,充分利用资源开展特色化教育教学活动,最大化聚合教育力量,深度推进教体融合。同时,为我市发现体育人才、培养输送体育人才、选拔体育人才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让体育人才能得到及早发现、及时培养、专业培养,也让全体同学能够得到全面的专业训练。

地方高校助力基础教育发展

7

景色优美的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步入学校宛若走进花园一般。 本报记者 邓星瑞 摄

今年1月,红塔区与玉溪师范学院签约合作办学,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挂牌,这所由红塔区主管、玉溪师范学院主办的公办小学的诞生,是红塔区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一次探索,同时也是地方高校助力基础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

今年6月,杨琼英被择优选调至玉溪师范学院,出任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校长。这所由地方高校支持、发展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学校,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多元化的学生,学校原计划招收一年级新生6个班,实际突破太多,为满足更多人民群众的需求,学校主动开放办学,再扩招6个班,最终实际招生为12个班,真正助力中心城区优质公办小学教育资源,实现再扩充和进一步均衡。

“今年我们学校的招生十分火热,生源出现了多元化特点,许多家长慕名而来,目前三个年级一共有1000余名学生。”杨琼英说,“学校的落成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的招生压力,助力玉溪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面对学生家长的热情,我们有信心将学校办成玉溪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杨琼英认为,作为以崭新姿态出现的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不仅要拥有优美的环境和教学楼,还要有“大师”,也就是要有一批优秀的教师来支撑。“学校要想有高质量的发展,教师是关键,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师队伍的优化重组。今年,我们面向全国优选了31名优秀教师,其中不少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名师。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玉溪师范学院今年分批次组织学校教师进行校内、校外培训。”杨琼英说。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主动与省内的云南大学附属小学、武成小学教育集团、春城小学教育集团,省外全国顶尖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等名校结成对口交流及共同发展联盟校,通过名师及名校的交流,寻找学校间、教师间的差异,将找到的差异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资源和动力。

作为地方高校主办的附属小学,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推动高校教育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杨琼英告诉记者,为了深化院校合作,让“大师”引领成长,玉溪师范学院派了专业扎实的优秀教职员工担任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学科导师。“学科导师来我校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同时他们也走进课堂,如刘海辉、金国东、陈勰等名师走进第二阶段课后服务课堂,指导我校师生的朗读、朗诵、英语口语表达,高校教师深厚的学科素养深受师生的喜爱。”杨琼英说。

杨琼英介绍,未来,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将借助玉溪师范学院这个大学平台,充分利用大学资源尤其是优秀教师资源,引领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教师在理论素养、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得以快速提升,打造一批名师团队,通过名师带动学校发展,擦亮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这张名片。同时,学校将加强学生的课程设置,借助玉溪师范学院高校名师资源,建立丰富的、独特的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课程体系,让孩子成长更加丰富,实现“润泽童心,点亮未来”办学理念的培养目标。(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熊长青  文/图)

短  评

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  初墨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成了时代主题,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为此,红塔区不断深入推进中心城区教育资源布局调整,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品质,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的教育。

今年以来,我们看到红塔区在打造高质量基础教育上所做的努力,新校区的建设为优质教育的打造提供了崭新的舞台,教体融合为塑造特色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撑,地方高校以实际行动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注入动力。

新校区的建设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代表着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增加,也能看到教育部门对教育质量的执着追求。新校区不仅要有先进的教学设施,更要有优质的教育环境,包括优秀的师资、科学的教学管理、丰富的课程设置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开阔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优质教育的打造离不开教体融合。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体育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等各类教育资源的融合,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教体融合也有助于打造具有特色的教育品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地方高校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助力作用不容忽视。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应积极与基础教育合作,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学术资源。同时,地方高校还可以通过科研项目、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推动基础教育创新发展。

心之所向,未来可期。我们对红塔区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在新征程上,红塔区正不断奋力开创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孩子们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高倩   审核:陶晓兰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