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网首页>>专题>>2021>>平安玉溪>>图片新闻

我的生日是警察节

发布时间:2024-01-23来源:玉溪网

7

工作中的周发兴。(图片由本人提供)

今年1月10日是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第38个110宣传日,也是我45岁的生日。作为一名警察,能和中国人民警察节同一天生日,是缘分,更是荣耀和责任。回忆我的从警生涯,发现我与110有着奇妙的关系。   

奇缘皆天定 选择入警营

2003年,从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的我没有去找对口的工作,而是站在了公安机关招聘现场的队伍里。当我递上简历时,负责招聘报名的警官好奇地看着我说:“小伙子,你专业不对口呀!”我说:“是有点不对口,但我想从事公安工作。”那位警官打量了我一番又问:“那你会做什么?”我恭敬地递上一本我参与编辑出版的期刊说:“我会写文章,会画画,还会作诗。”那位警官看了我的作品顿时来了兴趣说:“好呀,我们公安局正需要一名能写会画的民警。”这名警官就是我后来的恩师黄仁国,是我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引路人。

就这样,我成功报名参加了2003年玉溪市人民警察公开招考。两个月后,顺利通过了笔试和面试。2003年12月,正在农田里挑粪水浇菜的我接到了录取通知书,我激动得丢掉手中的粪瓢,躺在田埂上望着蓝天久久不能平复心情。  

基层砺心智 淬火十四年

新入职民警必须到基层派出所锻炼,2003年冬天,我拉着几块床板和一副破旧的床架来到江城派出所。所上的老同志对我格外关照,手把手教我接处警、办案子、管社区。我在江城派出所度过了从警生涯的前7年,因为工作努力、做事踏实,多次受到表彰,还荣立一次个人三等功,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我的老所长曾对我说,年轻人应该到刑侦大队闯一闯,当警察不干刑侦是不完整的。我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工作更加努力了。2010年,我来到刑侦大队工作,办了各种各样的案件,抓了形形色色的坏人,也在出差途中跑遍了大半个中国。7年的刑侦工作,我在摸爬滚打中淬炼,过得充实无憾。 

立志做宣传 摸索艰难行

2017年,我拿着一本厚厚的诗集到政工室找领导说我想搞宣传,毕竟写作和绘画是我的特长,这也是我入警时的初衷。领导打趣地对我说:“周发兴,你是跑偏了14年,现在才进入正轨啊!”

两个月后我成了一名宣传民警。然而,到了岗位上我才发现,宣传工作并不是写写画画那么简单。那个时候,我不懂摄影、不会剪辑视频、不会做海报。文稿怎么写?照片怎么拍?视频怎么剪?版面怎么排?这一系列问题让我不知所措。有一次,领导叫我负责一个会议的宣传报道,因为我之前从来没有使用过单反相机,对摄影一窍不通。会议结束后,我发现自己拍的照片基本用不成,当时被吓出了一身冷汗,那时我才知道,宣传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全媒体时代,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每天都在学习,生怕自己被淘汰出局。我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为了策划一个选题经常夜不能寐,为了一篇稿子反复修改。午休时间,我在办公室撰写稿件,夜深人静,我还在写文案、剪视频、运维新媒体平台,只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江川公安、支持公安工作。

6年多来,我发表稿件1700余篇,被国家级、省级媒体采用600余篇,虽然没有作出过什么重大贡献,但从未拖过单位考核的后腿,问心无愧。

半生从警路 回首皆风景

今年是我从事宣传工作的第7年,回望过去,带给我更多的是喜悦、收获和感动。喜悦在于,当自己的稿件出现在人民公安报,拍摄的新闻登上央视或省级平台,剪辑的视频成为爆款时,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付出也是值得的;收获在于,在宣传工作中,我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经验,让我的稿件质量和摄影水平不断提升;感动在于,用我的镜头记录下了一次次感人的瞬间和一个个温暖的警营故事。

回首曾经走过的路,发现收获满满。7年前,“江川警方”微信公众号粉丝不到1000,经过不懈努力,现已突破3万。我曾走进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云南广播电视台录制江川公安亮点经验,也曾独自编辑出版《江川警方》杂志,最让我自豪的是,我还为江川公安创作了警歌《警徽映丹心》,每当听到这首歌在会场响起,心中就无比自豪。

成长不期而遇,生日如期而至。迈进45岁,愿新的一年依然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通讯员  周发兴)



编辑:高倩   审核:陶晓兰   终审:蒋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