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月二”传统戏会。 马迎春 摄
“二月二”戏会的历史沿革
易门县“二月二”戏会原称“二月二”会戏,俗称会戏。明代中期兴起,清代雍正时期,“二月二”会戏已经成为易门县各方参与的大型民俗活动。至民国时期,活动内容不断增加,活动规模也进一步扩大。20世纪50年代初,“二月二”会戏停办,1994年恢复活动,名称改为“二月二”戏会。2019年,“二月二”戏会与“二月二”民俗文化旅游节同时进行,民俗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月二”戏会的由来和发展
农历二月初二,仲春初始,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志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据传,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人们已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元明清三代民间都把“二月二”作为“祈福节”,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此衍生出很多的禁忌与活动,形成一个我国南北都要欢度的传统节日。
2023年易门“二月二”戏会,十里长廊舞龙灯。 施 敏 摄
易门的自然和历史状况,影响着易门县“二月二”的节日活动。《易门县志》记载龙是彝族崇拜的图腾,易门县传说中黎崖村“洗马龙潭”中的龙,便是彝王阿海尼不录(即耳哈儿母不噜)的父亲。哈尼族认为“万物有灵”,崇拜雨神、木龙、水龙等,其居住地有龙潭、龙树等,都是祭祀场所。由此可见,彝族、哈尼族等民族历史上都有崇龙敬龙的习俗。明代洪武年间屯兵垦田后,今易门县城设千户所(元朝时已设洟门千户于此),万历年间县城从旧县迁于今地,通过兵屯、民屯、商屯,大量中原和江南移民来到易门坝子居住生活,至今仍留下许多带有屯、营、所的地名,易门坝子得到开垦种植,县城西部的大龙泉水在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作用充分显现出来,注重对水的管理及合理运用也成为当时地方官员的德政之一。清代道光《续修易门县志》记载:“余惟璋,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知易门县事,在任七年,分大龙泉,创南北两沟,灌溉田亩,变硗瘠为膏腴。”余惟璋任知县时,在大龙口建闸分水为三部分,灌溉易门坝子及周边远至浦贝的田地,民间感其德,塑其像于广积寺祀之。
大龙口祭祀活动随之兴起。清代道光《续修易门县志》记载:“二月二日,军民备牲醴,官诣大龙泉祭祀,宴会,演剧。初三日,安宁所屯军祭。次日,乌龙潭祭。其他各处龙泉俱于初二日祭,土人自为祭之。”祭祀活动俨然成为易门一大习俗,与易门县城相邻的安宁、禄丰、峨山、双柏等地民众也纷纷加入。至此,各世居民族相互吸取民俗文化的有益成分,形成了全县各民族共有的“二月二”戏会民俗文化活动。每年从农历二月初二当天开始,人们都到大龙口参加三天的“二月二”戏会。戏会前后相续,成为易门县历史最为悠久的民俗活动。据《易门县旅游志》记载,为了看戏,人们像过年一样,放下手中活计,换上新衣,扶老携幼,翻山越岭从四面八方赶往大龙泉,顺便游览风景,集会亲友,互为祝贺。整个会期,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而今,“二月二”戏会已成为以戏会友、以戏搭台、以戏经商、以戏扬名的大型文化、经济交流活动。云南省花灯团、云南省滇剧团、玉溪市花灯团、通海高台等都曾在“二月二”戏会期间到易门进行演出。2019年和2023年的“二月二”戏会尤为隆重,龙泉文化广场锣鼓喧天、商贾云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各族群众聚集于此,看舞龙、观民俗、逛集市,共同欢度“二月二”,感受民俗传统文化氛围,在水城菌乡享受着数百年历史传承的文化盛宴。
“二月二”戏会活动影响深远
易门“二月二”戏会是易门百姓以“庙会”形式开展的民间传统祭祀、戏曲演出节庆活动,源于民众表达对水的感激之情和寄托对来年美好愿景的祈求,形成传统,已有数百年历史,是易门县历史悠久、影响广泛、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活动。2022年12月,“二月二”戏会民俗活动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时至今日,易门县利用“二月二省级非遗项目”这一民族文化品牌,将民俗风情游和自然景观游融为一体,进一步弘扬民俗文化,展示民族风情,以文活商、以戏会友,凸显特色,古老的戏会焕发生机,为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贡献易门力量,对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玉溪市委党史研究室、易门县委党史研究室整理 孙银龙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