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组建柑橘管护队到建成柑橘产业园
新平县水塘镇:围绕小柑橘 做好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4-03-07来源:玉溪网

  核心阅读:

近年来,新平县水塘镇围绕柑橘产业做文章:组建柑橘管护队,推动全镇3.17万亩、产值3亿元的柑橘林提质增效,助力2922户果农增收致富;依托6户龙头企业,初步形成涵盖柑橘种植、农资供应、水果分选、水果商贸物流、种管社会化服务等“一条龙”服务,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柑橘全产业链;以橘为媒,打造“柑橘音乐文化旅游节”“柑橘丰收节”等特色节庆消费品牌……通过发展柑橘产业,拓宽橘农增收路径,助推乡村振兴。

13

     水塘镇的柑橘成熟,果农年前采摘忙。

  从组建提供科学种管指导、优质农资销售等社会化服务的柑橘管护队,推动全镇3.17万亩、产值3亿元的柑橘林提质增效,助力2922户果农增收致富,到依托6户龙头企业,建成汇聚选果包装、冷藏保鲜、物流运输、直播带货及科技培训等柑橘全产业链生产和服务要素的柑橘产业园,新平县水塘镇初步形成涵盖柑橘种植、农资供应、水果分选、水果商贸物流、种管社会化服务等“一条龙”服务,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柑橘全产业链。从以橘为媒,打造“柑橘音乐文化旅游节”“柑橘丰收节”等特色节庆消费品牌,到围绕“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水塘”理念打造“智慧、生态、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幸福小镇,推动文旅融合,水塘镇着力打造新消费场景、消费业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拓宽橘农增收路径,助力柑橘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近年来,水塘镇以才强橘、以橘兴业、以橘融旅,围绕小柑橘,做好大文章。

 14

目前,柑橘产业园区内的企业共建成11条选果生产线,其中红外线选果生产线4条,日选果能力可达1000吨以上。

科技引领 提质增效

今年1月下旬,记者来到水塘镇,看到村村寨寨的沃柑种植基地里橘香四溢,一个个圆润饱满的柑橘挂满枝头,勾勒出一幅甜蜜丰收的美好图景。

水塘镇地处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哀牢山与红河谷特殊气候的交融,让水塘镇成为柑橘生长的沃土。这里是云南十大名果“褚橙”的核心产区,也是全国优质柑橘产区代表、云南省柑橘种植面积最大县——新平县重要的柑橘产区。目前,该镇已发展成为覆盖周边10余个乡镇、产品远销国内各大城市的优质柑橘交易集散地。水塘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郭正芳介绍,2023年,全镇2922户果农共种植以冰糖橙为主的柑橘3.17万亩,产量5.9万吨,产值3亿元。

在柑橘种植效益愈加凸显、农户种植热情高涨、新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柑橘产业逐步兴旺的同时,也存在龙头企业、种植大户与小散种植户发展不均衡问题:仅2023年,户数只占1.5%、种植面积只占32.2%的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却贡献了全镇产量的49%;而绝大多数小散种植户拥有近七成面积,却只贡献了一半产量。

新平东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植保主任李忠周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原因:“种植柑橘是一门技术活,小散种植户虽然种植多年,但有些技术要领还是没有完全掌握,导致商品果率低且果品参差不齐。”据了解,小散种植户缺技术、缺投入,造成果树水肥、修剪、防控跟不上,导致商品果率只有四到五成,果品也达不到龙头企业的品牌标准,只能靠代办经纪人联系收购商,采取“一树光”的采摘方式进行销售,每公斤销售价比龙头企业要低1元左右。

面对这一难题,如何破题,实现均衡发展,让柑橘红利更好惠及广大橘农,水塘镇求索出的答案是:以柑橘人才为基础,以科学种管技术为支撑,围绕种植、管理、加工、营销等柑橘生产管理关键环节,充分整合柑橘人才并发挥其专业技能,建设、培育、壮大一支扶农、助农、惠农、联农、带农的柑橘管护队伍,将柑橘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从而整体提升广大橘农的种管水平,提高柑橘品质,拓宽销售渠道。担任水塘镇柑橘管护总队总队长的李忠周说:“早在2022年4月,水塘镇就组建了柑橘管护总队,同时在9个村(社区)设立9支分队,分队长由各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担任,228名队员由种植大户、种植能手和‘土专家’组成,形成网格化管理。”

如今,在柑橘种植、管护、销售的每一个时间节点,柑橘管护队队员便穿梭于田间阡陌,在柑橘林下面对面、手把手指导橘农修剪、施肥、采果等,帮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确保柑橘在最合适的时候以最合理的产量、最优质的品质上市。据统计,柑橘管护队先后与600余户小散种植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牵头组织专家到各村(社区)开展培训20场次,培训橘农650人次,主导组织开展“田间课堂”培训40余次,点对点或点对面进行技术服务,受益橘农460人次。

“组建柑橘管护队的题中之义在于引导橘农抱团发展,推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联农带农促进柑橘产业提质增效,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专业化、数字化、品牌化水平,促进橘农持续增收,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具体负责牵头组建柑橘管护队的时任水塘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王晶平介绍,除提供种管技术指导外,柑橘管护队还优化调整村办企业经营业务,为农户提供质优价廉的农资,在更好服务橘农的同时,也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

以橘兴业 汇聚要素 

机器满负荷运转,人员忙得不可开交,柑橘飘香……临近春节,位于水塘镇柑橘产业园内的新平龙橙果业发展有限公司选果厂一片忙碌景象:一车车从种植基地采摘下来的沃柑运输至此,经过3条柑橘分选线的红外无损内质检测,按照果子的糖度、果面瑕疵、颜色、果径、果重等要求进行科学细致筛选、分级,分拣好后进行快速装箱打包,发往全国各地。

从去年秋季冰糖橙成熟到沃柑成熟,从新平龙橙果业发展有限公司选果厂到新平哀牢潘橙果业有限公司选果厂,类似的场景每天都在柑橘产业园内上演。

柑橘产业园是水塘镇整合750万元项目资金及1750万元社会资金,于2020年建成的集清洗、分级、包装、储存等于一体的柑橘初加工园区。目前,柑橘产业园内的企业共建成11条选果生产线,其中红外线选果生产线4条,日选果能力可达1000吨以上,同时配套建设了塑料筐生产线、冷藏保鲜设施和电商销售平台。有了这些硬件基础设施作为载体,园区企业就能发挥标杆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柑橘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园区还依托企业建立了水塘镇电商直播带货培训中心、柑橘文化展示中心和柑橘培训学校,依托柑橘管护队建立了柑橘产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汇聚了包括选果包装、冷藏保鲜、物流运输、直播带货及科技培训等在内的柑橘全产业链生产和服务要素,初步形成涵盖柑橘种植、农资供应、水果分选、水果商贸物流、种管社会化服务等“一条龙”服务,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柑橘全产业链。这些“量身定做”的配套设施,让柑橘实现了从“一树光”的“粗放”销售到分级、分类的“精准”销售,既契合了市场需求,又保证了果农收益。

郭正芳介绍,下一步,水塘镇将整合农资供应等进园区,建设产品检验检测、柑橘交易集散中心、产业酒店等项目,全面提升园区产业配套能力;依托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位一体”和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等项目,搭建产业服务大数据平台,赋能柑橘产业发展。

以橘为媒 文旅融合 

“柑橘飘香,醉美水塘,这里好在,这里好玩”“小小一棵橙,丰富的物产,发展成为亿元产业不可小看”……每当天气晴朗的傍晚,《醉美水塘》《柑橘飘香》的旋律便准时在水塘镇“喊月亮”广场奏响,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的花腰傣群众不约而同聚集在此,或放声高歌,或跳起舞蹈,或嬉戏闲聊,不时传来的虫鸣鸟叫为这个幸福和谐画面增添了几分趣味。

“这两首歌都是以柑橘为主要元素创作的。”两首歌的曲作者、分管全镇文化旅游工作的王晶平介绍,现在大家一听到这两首歌的旋律、歌词,就会想到柑橘,想到水塘。

如今,每逢节庆活动,这两首“水塘之声”的旋律便如约奏响,在2023年举办的“柑橘音乐文化旅游节”和“柑橘丰收节”上,群众就跟随这两首歌的旋律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据了解,两个节日期间,水塘镇举行了“拉祜祭龙”民俗展演、柑橘“大胃王”比赛、拔河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当地群众、外地客商与游客分别体验了沃柑、冰糖橙喜庆丰收的乡村嘉年华,既激励了广大橘农坚定信心发展好柑橘产业,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王晶平介绍,为推动文旅消费实现突破,水塘镇紧扣柑橘优势特色产业,以柑橘为媒介和元素,以傣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为底蕴,以节庆活动为契机,整合音乐、民族文化、自然景观等多种资源,深挖柑橘产业文化价值,培育特色节庆消费品牌,打造新消费场景、消费业态,努力提升水塘柑橘和水塘知名度,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柑橘产业兴旺、橘农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此外,我们还以‘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水塘’为主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力打造‘智慧、生态、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幸福小镇。”王晶平介绍,近年来,水塘镇培育了大口村乡村民宿、乡村农家乐、茶叶初制品鉴所,南达村“潘橙基地”共享果园、下坝塘万元垂钓大赛等新消费业态;谋划包装了新平县哀牢古寨、普洱茶庄园,水塘镇游客集散中心、波村帽耳山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等8个项目;打造了“喊月亮”广场、“520”步道、“1314”大道、幸福大道及“不管你在哪里我在水塘等你”等网红打卡点;组建了“水塘民间文化艺术团”,开展了“寻找水塘好声音”“欢乐大舞台”等活动,推动“农文旅体商”深度融合发展。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纷纷来到集镇的“520”步道、“1314”大道漫步,年轻的恋人们在“不管你在哪里我在水塘等你”网红标识牌前合影打卡……“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水塘”已潜移默化成为大家引以为傲的共识,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正铺展开来。(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瑞铭  特约通讯员  李云春  文/图)



编辑:曾梦琪   审核:刘燕  终审:蒋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