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玉溪史话
  3. 正文

人文地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

——西南联大学者与扬武的不解之缘(下)

□  方维

浓厚的封建经济倾向

黎宗瓛,西南联大毕业,西南联大边疆人文研究室成立后,被聘为研究室调查员。新中国成立后,任职于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黎宗瓛在《扬武社会经济概况》一文中,分绪论、区域的环境、农业、工业和商务五个方面对扬武坝的社会经济进行了概述。绪论部分简明扼要阐述了扬武坝的地理区位,观察到当地人每五天赶一个街子,进行着半卖出半买入的经济行为,并把扬武街子的辐射和影响作为调查扬武社会经济的范围。

区域的环境部分从两个方面来表述:一是扬武的地理环境。扬武街子区域多为山地,西面的磨盘山峡谷间有涧流,可以种稻,北面的鲁奎山缺水,只能产杂粮,境内有膏梁冲河和锅厂河两条大的河流。扬武坝长约两公里、最宽处达一公里,气候温和、降雨适中,坝中的田地土质肥沃。二是扬武的人文环境。扬武街子区域居住有汉人、倮倮、山苏、摆夷等民族,其中汉人约占30%、少数民族约占70%,总户数约1700户,总人口约6000人。区域内有四种语言和习俗不同的人群,居于领导地位的是居住在坝子里的汉人,占着农业、工业和商务,据说他们的祖先在一两百年前从临安移来,原籍多为江西;倮倮,汉人称之为黑倮倮,自称“叶苏”,有语言和文字,但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他们固定居住于山地,经营农业和农村手工业;山苏有语言,没文字,以打猎、烧炭为生,农业属附带产业,在山区过着集体乔迁的生活,家庭小得平均不到3人;摆夷人口不足百人,没文字,居住在气候酷热的河边低湿地带,主业种田,酷爱打鱼。扬武的治安不算太好,家族仇杀、青年情杀、土匪抢劫时有发生,地方防御武装薄弱。不过地方官能够得到当地人民的拥戴和信任,军民同心,群匪始终未敢踏入集镇。

扬武区域内的农业具有浓厚的封建经济倾向,大多原住居民农业生产只为家庭消费,并非为了盈利。扬武的田地集中于坝区,多为汉族地主所有,主要种植水稻和甘蔗,特产是赵米克久负盛名的石榴。倮倮妇女是劳动的主力军,只有笨重的活计才是男人的特殊任务。扬武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鲁奎山滑竿远近闻名,青年男人两人一组,来回抬送旅客。有的远离故土到个旧当矿工,收获季节常成群结队到峨山打工。扬武土地耕耘权分散,所有权较为集中,大部分田地掌握在汉人地主手里,一方面是谷米的缺乏,另一方面却是米粮的出口,这种畸形的现象渗染了商业资本主义的色彩。

繁荣的扬武街子

扬武区域内的工业已到了作坊工业的初级阶段,主要有榨油、制糖、酿酒等。制糖业为季节性的作坊工业,以两头以上的牛作为驱动力,并雇用6个劳工,帮人代榨甘蔗,榨出的糖一半归糖房主人,一半作为工人酬劳。总计糖房25家,年产糖8587.5盒,计128812.5斤。榨油厂3家,镇上的两家采取了作坊形式,原料有大桐籽、小桐籽、萝卜籽等,榨出的油有的供人食用,有的供富庶人家点灯。酿酒为家庭产业,以家庭成员充当劳动者,总计16家,全年出酒82760提,每提1斤,可得现金13040元。酒在扬武街子最受欢迎,尤其倮倮把酒当作生活必需品,他们赶街交易得来的血汗钱,首先考虑购买的东西便是酒。

扬武区域内的商务,多为街子交易。阴历每月逢一、六日为街期,赶街人女多男少,总计约1700人。交易的商品主要有粮食、蔬菜、烟酒、药品、文具、家畜及生活日用品等。输入的商品主要有玉溪土布,昆明及国外的洋布,通海、江川的黄芋,磨黑、按板的食盐,昆明的火柴及肥皂;输出的商品主要有谷、糖和鸦片。扬武镇362户居民中,涉及经商的约有150户,其中有30户以上是专门依赖扬武街子交易谋生的。可以想象20世纪40年代初,扬武街子的繁荣程度。

面临消亡的哈尼语

高华年,福建南平人,1940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43年北京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语言学部毕业,并获硕士学位。1943年至1946年任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边疆人文研究室讲师。  

植符兰主编的《高华年文集》收录了高华年在扬武期间的调查成果——《扬武哈尼语初探》。高华年在文中描述,扬武坝住有三百多户汉人,附近地方有操各种不同语言的彝、傣、哈尼等少数民族。哈尼族住在大开门的一个村子里,距扬武坝二十华里。他们只有二十多户人家,约八九十人。这里的哈尼族受汉人和彝人的影响,七八岁的小孩几乎不会讲本民族语言,都用汉语或彝语与人交流,只有一些年纪大的人才会讲自己的语言。看到这种状况,高华年担心这里的哈尼语有消亡的危险,便用了十二天的时间把它记录下来,计划将来作进一步研究或为汉藏系语言的比较研究提供参考。他聘请的哈尼族村民名叫乐一福,五十岁,只会说哈尼语,不知道有关哈尼族的传说故事,所以仅记录了一千多个词汇。高华年教授的远见卓识,为我们今天研究扬武大开门早已消亡的哈尼族语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史料价值不可估量。

阅读增知,开卷有益。手捧西南联大学者们早年的调查研究成果,我们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八十年前的扬武镇。那里山高林密、气候温和、土质肥美、物产丰富,人们相安共处,商业繁荣、贫富悬殊,少数民族认知愚昧、生活艰苦。这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就这样永远定格在陶云逵、黎宗瓛、高华年等中国民族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的笔下。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西南联大学者与扬武相遇,实乃扬武之幸、新平之幸!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刘玉霞   审核:张志云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