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玉溪史话
  3. 正文

人文地理|一座自然和历史的博物馆

——新平龙泉公园的前世今生

□ 方维

新平龙泉公园因园内龙泉寺而得名。龙泉寺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位于新平城南之照壁山麓,海拔1658米,距离县城5.6公里,现有山道1条、石阶666级。

旧时,龙泉寺大殿坐南朝北,为穿斗式木结构,单檐硬山顶。寺庙有正殿瓦楼房三间,配有左右耳房,殿前两厢有房六间,中为庭院,院前即大门和围墙。院内正殿前,有一石砌方形小池,多养鱼种莲,供游人观赏;院中建有瓦顶木质结构六角亭一座,外围栏杆环绕;亭前石阶两旁,各植碧桃一株;正殿东面的天井中有“犀牛卧波”,是建寺时工匠用院内岩石雕刻之作,泉水从“犀牛”周边涌起,盛满池塘,源源不断溢向寺外的深潭。

旧志记载

龙泉寺的建造与时任县长詹坦有关。志书记载:“詹坦,字守白,江苏山阳人,以拔贡朝考一等,清光绪三十一年知县事。知人善任,当维新伊始,坦洁己奉公,首先倡办学堂,设立警察,成立蚕桑局,研究实业,宣讲圣谕,广训化导愚民,尤加意祀典,学宫礼乐,赖以修明。”就龙泉寺建造时间,在新平有清康熙说、乾隆说、光绪说。现存历代志书中,载有照壁山或龙泉寺的有清代道光《新平县志》,民国陈荣昌署《新平县志》、王志高署《新平县志》。

道光《新平县志》“冢墓”载:“白游戎联升墓,在城南照壁山。”民国陈荣昌署《新平县志》“古迹”一节记载:“石塔二……一在照壁山,光绪七年建。”“寺观”一节记载:“龙泉寺,在城南五里照壁山,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公建。”“轶事”一节记载:“龙潭,在二龙山左侧,其地多巨石古木,有泉石隙流出,绕石穿林,注而为潭,中产鱼虾,邑人于潭畔建寺,名曰龙泉,风景殊为清幽。”

民国王志高署《新平县志》记载:“龙潭夜月,在城南大旗山半,潭水深阔,夜半月映其中,景极清幽;大旗山水潭,在城南十三里,上纳龙潭之水,潴满溢出流,灌南山一带田亩,年久沟道淤塞,民国三年由农会重修;大旗山(旧志作二龙左山,俗名照壁山,按,此山与团山西之青龙山相距甚远,不能混合为一,今改称此)在县南五里,以形似旗,故名,山半有龙泉寺,极幽静,并有石塔一;民国以来……龙潭前面坡坎下,垦出田十余亩,以作龙泉寺住持,年可获谷五六石。” 

根据相关史料分析,佛教传入新平时间当为明代,至清咸同年间因地方兵燹,各庙庵俱无僧尼一人,其教无传。新平旧有的龙潭庙会也非龙泉寺习俗,志书云:“废历八月一日,城乡男妇老幼至城西北盘龙寺朝参……朝毕,就寺内外席地畅饮为乐,共约四五千人,极形热闹。”20世纪70年代盘龙寺毁,后来此俗移迁至龙泉寺。

古建新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龙泉寺因年久失修,房屋大多倾圮。1956年,县供销社对房屋进行修缮,在此开办干部培训班。后来,又划给县林业局作苗圃基地管理用房。1984年,原县文化馆馆长周祯挑起组织修建龙泉公园的担子,邀请一些志同道合的老同志加入进来,三十多年坚持不懈,募资小组先后筹集到建设资金600余万元。1985年,龙泉公园建设正式铺开,周祯在山上住窝棚,吃粗茶淡饭,晚上点着煤油灯冥思苦想规划建设方案、房屋设计风格,根据山势、地形来布局,事必躬亲指挥建设殿宇、楼阁、亭台、石阶、水池……经过多年建设和完善,现龙泉公园建有15座殿宇、15座亭台、11座楼阁、4座祠堂、5座牌坊、3座宝塔,开辟出茶园、梅园、杜鹃园、樱花园等多个植物园林,种植各种名贵苗木1万余株,公园规模达170多公顷,使照壁荒山变成了远近闻名的AA级风景区。

诗文流芳

1986年,新平开展地方志编纂工作,根据线索,工作人员在正殿左面墙角寻到建龙泉寺石碑,碑记如下:

光绪三十一年,尉迟君晏宾发启抽彩票,得银数佰元。备银壹两陆钱,向罗绍云买山场陆地二段,坐落照壁山大龙潭。一段以出水为中,东至岭岗分水,南至山顶,西至干箐(旧坟未在),北至大潭子埂脚转东砍柴路(张姓坟未在);一段以假龙潭为中,东至岭岗分水,南至大潭子埂脚,西至沟(高姓潭子下直至箐),北至十五殿潭子后坎头。四至载明,立契为据。建造正殿三间、左右陪耳,亭阁一座,左右厢房、大门二。到宣统三年(1911年),郑南雅提倡重修,阖县捐助功德银壹佰壹拾元,陈会云、陈金梁、卢长绫经手完工。民国元年(1912年),备银捌元,向普高祥买潭子荒地一块,坐落大潭子下。东至假龙潭,南至沟,西至沟外土坎,北至路(高姓墙未在)。四至载明,立契为据。银,卢长绫垫给。民国八年(1919年),寺内陆地卖与张子贞、罗奉、蒋洪与罗李氏四姓葬坟,得银柒拾元。改建大门围墙、修补正殿、两耳,共用银玖拾余元……民国十三年岁次甲子孟春月,阖邑官绅士庶人等仝立。

从这段碑文,我们可以读到清末民初龙泉寺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龙泉公园是新平县一座自然和历史的博物馆。藏碑亭有“鸣鼓营碑”“孔子赞碑”“奉上革弊碑”等40余通。邑人杨本芳,字春涛,清光绪乙酉拔贡,历署通(通海)、河(河西)训导,赵州(大理凤仪镇)、开化(文山)学正。能诗,尤工书法,字体端整妍润,有欧柳遗法,凡足迹所至,持屏扇求书者,日数时起,名震“三迤”。其书“霊山慈航”篆刻在龙泉公园正大门石牌坊背面,让我们今天仍可一睹芳容。吟咏龙泉寺美景诗歌邑人均有遗作,如李济光作《龙泉寺》二首:“忽地吐龙泉,奔流势蜿蜒。平填千丈壑,满灌万畦田。草长鹿何壮,渊深鲤更鲜。游人休放胆,虎豹瞰君前。”“龙泉寺内吐龙泉,寺自清幽水自鲜。不仅平山欣仰戴,尤分馀润到南天。”晚清举人马太元更把龙泉公园的龙潭列为新平新八景之一,其《龙潭夜月》赞曰:“明月太空悬,深宵印碧渊。水澄光自定,妙理此中传。”

可以说,龙泉公园的历史就是新平人民热爱自然、改造自然的见证。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刘玉霞   审核:刘燕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