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图片
  3. 正文

明天见!澄江5亿年前的古化石在邮票上“活”起来了

明天

4月18日

《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化石地》特种邮票将正式发行

↓↓↓

《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化石地》特种邮票1套3枚,邮票图案名称为“中华微网虫化石”“环饰蠕虫与吸盘古宿虫共生化石”“延长抚仙湖虫化石”,全套邮票面值3.60元。邮票计划发行数量为588万套。

澄江化石地被国际科学界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的古生物门类最多的区域,也是保存极其完整的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化石群, 2012年正式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也是中国首个古化石类的世界自然遗产。

澄江化石博物馆 供图

“为了这次合作,我们争取了近10年。”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金宏森在接受云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这一次特种邮票的发行,对于推广寒武纪古生物知识、提高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知名度意义重大,将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古生物学、关注化石。

4月18日,这套由中国邮政发行的特种邮票还将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发售仪式现场进行销售,据金宏森介绍,活动将以开放式的方式邀请参观博物馆的民众一同参与,并设置互动环节,除了《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化石地》特种邮票,还有化石明信片、首日封、纪念邮戳等邮品供广大市民和集邮爱好者选择,“接下来我们还将结合邮票开发一批文创产品,让大家的博物馆之旅体验更丰富”。

接下来让我们用

《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化石地》特种邮票这把钥匙

打开寒武纪的大门

一起听金宏森馆长讲述邮票上的化石故事

领略5亿年前这场“生命大爆发”之美


第一枚——中华微网虫化石

中华微网虫是澄江化石的第一个明星动物、也叫“九眼精灵”,因其身体上有九对骨板而得名。

图源:澄江化石博物馆官网

它是地球上第一个“站着走路”的生物,身体长形、头短而小、尾长,躯干具有9对网形骨片和10对带爪叶足,甚至被认为是最早的放射虫。这位“大明星”中华微网虫冠以“中华”之名,是我们中华古生物的代表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生命步行时代的开端。

第二枚——环饰蠕虫和古宿虫共生化石

这两个动物都属于三叶动物,一个是可以吸附在大个体上面的古宿虫,另外一个就是被吸附的蠕虫。这个化石也是目前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共生蠕形动物,最早记录了共生关系的两个重要生态特性。

图源:光明日报

它揭开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生物相互依存关系的起源之谜,反映出5亿多年前海底世界环境生态行为、生态关系的情况。

第三枚——延长抚仙湖虫化石

延长抚仙湖虫是1984年在澄江县帽天山发掘的第一个寒武纪生物化石样本。

它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在澄江生物群300多个物种里面,有80多个,占比非常高。延长抚仙湖虫,它体态优美,因它整个身体的形状跟澄江地区抚仙湖的湖面的形状一致,由此得名。

岁月流转,大地为卷

古生物化石犹如凝固的时间诗篇

镌刻着生命的起源与演变

当这一幅幅自然瑰宝跃然于方寸邮票之间

其深远意蕴便被赋予了新的生机

澄江化石博物馆 供图

接下来是为集邮爱好者特别准备的环节

一起来看看这套邮票与众不同的巧思

亮点一、荧光效果让澄江化石地地理区位“藏”于邮票中

该套特种邮票采用了红、蓝、绿三色荧光油墨来印刷,在日常光线下,邮票图案呈现正常的寒武纪古生物化石图案,但是在紫光灯下,红、蓝、绿的荧光效果就会将澄江化石地的地理区位示意图“神奇”地显现出来。

此外,在大版票的附票印刷中,同样使用了三色荧光油墨,与单枚邮票不同的是,在紫光灯下,附票上的澄江生物群海底古生物群落图的荧光效果会像脉络一样延展开来,使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绚丽景象跃然于纸上。

亮点二、三维起凸工艺让古生物化石图案立体起来

这套特种邮票在印制过程采用了局部压凸工艺,对邮票稍微侧光观看,票面上的寒武纪古生物化石图案就会呈现出立体起凸的肌理效果。

亮点三、大版邮折插套设计增添了澄江化石地的“神秘感”

中国邮政在本次发行的《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化石地》特种邮票系列邮品中,有一款为大版邮折,其插套被巧妙地设计成档案袋的样式,让广大市民和集邮爱好者打开它就像拆开澄江化石地的“绝密档案”。

大版邮折封面还采用了刮开式互动的设计,类似“刮刮乐”的涂层,广大市民和集邮爱好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它的复原图刮出来,体会挖掘化石的感觉,提升了大版邮折与广大市民和集邮爱好者之间的互动性。

如果你也被这套邮票吸引

但无法到现场参与

可以通过”中国邮政商场“微信小程序线上购买

当然

也可以前往实地

去看看那些揭示了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证据

感受生命长河的壮丽


云新闻出品

云新闻记者:陆橙 实习生:惠子玥

编辑:高倩   审核:刘燕   终审:攸莉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