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头条
  3. 正文

发展研学,玉溪大有可为

——从“抚仙湖畔”“聂耳”资源看我市研学发展态势

核心阅读:玉溪拥有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通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川李家山考古遗址、“聂耳”系列、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等丰富的研学资源。面对日益升温的研学市场,玉溪在研学基地的建设速度成绩喜人:2021年,命名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12家单位为2021年度玉溪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2020年至2023年间,认定了43所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和创建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77个。2022年至2023两年间,认定了两批共64个少先队校外教育基地。2023年11月,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玉溪聂耳故居、孙兰英烈士纪念馆等18个基地被授予“玉溪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022年,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成功申报为教育部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玉溪聂耳故居和澄江四季农庄被认定为云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

近年来,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主题的研学广受欢迎。面对日益升温的市场需求,坐拥“抚仙湖”和“聂耳”两大热门研学IP的玉溪,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研学的规范经营、内容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抚仙湖畔研学热

9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已经成为研学胜地。通讯员 谭捷 王姿懿 摄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新华社借助AI技术,在视频里让全国人大代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以下简称“澄江化石地博物馆”)副馆长郭进跨越时空,回到寒武纪世界,与那些古老的生物相遇。“让大家明了化石资源的概念,了解它对我们生产生活有什么直接关系,对我们的生命研究有何意义,才会让大众意识到化石资源的珍贵,去真正保护它。”视频里郭进这段介绍,移作澄江化石地博物馆开展研学的广告语,毫不违和。春节假期本属研学淡季,但8天时间里,到澄江化石地博物馆开展研学的团队就有7个,预计经过这波“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媒体”的“顶流带货”后,前来开展研学的团队又要增加了。

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经过几年培育,2020年开始,研学市场逐渐火热,“应时而生”的澄江化石地博物馆,刚好接住了这“泼天的富贵”。

澄江化石地2012年7月1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2014年,选址在抚仙湖畔建馆伊始,便确定了用科技让化石“活”起来的思路。2020年,澄江化石地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来到全国唯一一座建在化石遗址上的澄江化石地博物馆,既可以领略抚仙湖之美,又能探寻古生物奥秘,感受生命大爆发和大演化的壮丽,这迅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和研学团队。2022年至2023年,澄江化石地博物馆再次升级,目前拥有“一馆一院四中心”,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于一体。通过课程学习、趣味游戏、实地采掘、修复体验等,澄江化石地博物馆将古生物、地质地理、进化演化、手作艺术等知识融汇到研学过程中,让参与者乐在其中,学有所获,进一步打响了研学品牌。

现在每到周末和假期,澄江化石地博物馆就会成为科普游、研学游的热门打卡地。据统计,2023年,澄江化石地博物馆接待研学团队300余场3万余人次。“通过到博物馆研学的活动,我认识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各种过程,知道了人类的起源,也知道了哺乳动物的起源。”有学生将良好体验写在日记和作文里。

通过以点带面,澄江化石地博物馆引来的研学客流“漫灌”到了周边:博物馆旁边就是云南寒武纪小镇欢乐大世界。该项目以抚仙湖自然风光为基底,以寒武纪文化为体验脉络,融入度假新理念和新体验,打造出全家一站式欢乐度假目的地。此外,到同处澄江市的广龙农文旅研学基地或者晶喜庄园体验农耕生态保护、绿色生活和生态文明;到马房村的俞元城非遗传统风筝传习馆,了解风筝的由来,感受传统文化习俗;到矣渡村体验帆船、潜水、攀岩,到万科抚仙湖国际户外营地探索自然等研学项目,都深受欢迎。澄江市抓住这波“教育+旅游”的研学游热潮,以“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融合”为目的,精心打造研学基地,做强特色研学品牌,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研学团队走进澄江。

玉溪城里忆聂耳

除了抚仙湖畔,玉溪城里,研学活动也越来越火爆。

7

聂耳纪念馆内,学生们认真倾听讲解。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诗 摄

3月9日,2024年第一期“行走红塔”研学旅行暨“馆校合作”共建共育活动开展。当天,来自红塔区第二幼儿园等园、校的幼儿和学生到玉溪聂耳纪念馆等地开展研学活动。活动中,聂耳纪念馆讲解员许力娟围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孩子们讲述了“人民音乐家——聂耳”儿时的成长经历及成年后的奋斗历程。

研学不同于单纯游玩,优质的研学产品要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研发中,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注重内容的专业性和关联性,让参与者愿学、爱学,学有所获。作为国歌曲作者聂耳的故乡,玉溪有丰富的课程资源:玉溪城里有聂耳铜像、聂耳故居、聂耳公园、聂耳广场、聂耳纪念馆、聂耳音乐厅、聂耳大剧院、聂耳小学、聂耳路……聂耳的“足迹”和“身影”遍布这座城市。此外,玉溪围绕聂耳红色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和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推出“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红色学习体验线路(聂耳广场―聂耳纪念馆―聂耳故居)作为全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奋斗精神”学习体验活动省级经典示范线路。这些资源,直接推动了以聂耳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发展。据聂耳纪念馆统计,2022年到该馆等地开展“聂耳和国歌”主题研学活动的有148个团队23568人次,2023年增至236个团队36839人次。

每年到玉溪开展聂耳主题研学的团队,峰值总是出现在7月。除了此时正处于假期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聂耳纪念日”。其间,有聂耳广场升国旗仪式及合唱活动,这个时候开展研学,可以涉及历史、音乐、文化等多个领域,自然吸引了众多研学团队参与。除了7月,玉溪还会在2月14日(聂耳出生日)、10月1日(国庆节)等时间节点,联动开展升旗仪式、理论研讨、展览、主题演出等一系列纪念聂耳、弘扬爱国主义的活动,这为研学团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聂耳纪念馆负责人张蕊表示,下一步,该馆将持续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用心用情用力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让大家能“沉浸式”体验和学习聂耳的生平事迹和音乐作品。而这些,必将是研学中的优质课程。

目前,在位于玉溪中心城区聂耳故居旁的聂耳和国歌传习中心工程项目工地上,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和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画面。根据规划,该项目将打造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内容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国歌传习馆及聂耳集市、聂耳书院、聂耳驿站、聂耳剧社等主题场馆,展现玉溪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全方位、全景式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据了解,该中心一期工程即将封顶,国歌传习馆预计今年7月17日可投入使用,二期荷花池广场预计9月底封顶。届时,玉溪研学又将增加一个新的“课堂”。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2023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强劳动实践、校外活动、研学实践、科普教育基地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家长学校、服务站点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研学实践位列其中。在政策鼓励下,各地的研学进入更加迅猛的发展态势,玉溪也不例外。

玉溪市教育体育局德育科科长杨进宏长期关注研学课题。据他介绍,目前玉溪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研学活动主要按照坚持自愿原则,由学校、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组织与家庭自行开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未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文旅系统只负责统计旅游全盘人次和收入,目前并没有单独对研学开展统计。同时,各单位和旅行社的研学活动,都是自行开展。记者曾联系几家市内旅行社,想采访其开展研学旅行的情况。各家负责人均表示,目前他们仅限组团带学生去七彩云南、昆明融创海洋世界等场所纯玩,没接过研学团队。他们表示,研学旅行,需要“专业机构”来承接。

8

到澄江农田开启快乐研学之旅。 通讯员 张婵娟 摄

空白,就意味着机会。云南玉溪交通运输集团(以下简称“玉交集团”)旗下的集成旅行社,就在研学旅行上开辟出新天地。2022年至2023年,集成旅行社的“玉交研学”项目共组织研学旅游团3万多人次,实现研学总收入800多万元。2024年春节假期,该旅行社组织研学旅游团1000多人次,实现研学总收入近20万元。而另一家“研学老字号”——玉溪日报小记者团也成绩斐然:2022年带领小记者开展了44期研学实践,2023年开展了41期,在2024年寒假期间又组织了5期研学实践。在运作方式上,两家有所区别:集成旅行社的“玉交研学”项目建立专门的团队负责研究和策划,同时与非遗传承人、学校、博物馆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学活动。在客源开拓上,目前他们主要以定向组团为主、自由报名为辅的方式进行招募组团,主推在红塔区开展研学。玉溪日报小记者团则是先策划设计研学项目及线路,在公众号上发布招募通知,家长根据小记者情况自由报名参加,主要推荐到澄江化石地博物馆和红塔区的国防教育体验营开展活动。此外,玉溪一些具有研学条件和优势的单位立足所长,自主开展对应的研学活动,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品供给市场。如寒假期间,元江就迎来了一支来自北京的亲子地质研学团。从半山区的啥苦村到热坝区的彩色膏林,再到高寒山区的堆矿场,学员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一路享受着暖冬天气,探寻藏在岩层和沙土里的奥秘,感受地质变化的沧海桑田,还体验了寻找各种“宝石”的过程,团员们表示十分喜欢这种形式的研学。

虽然运作方式不同,但这些开展研学的机构均表示,开展研学实践的反馈很正面。很多家长说,孩子很抗拒兴趣班,或其他机构的课外活动,都是被迫参加或者直接不参加,但是一提到研学,孩子都积极主动参加。为此,两家机构都表示将继续发展研学。集成旅行社下一步将利用多种渠道和平台推广研学旅游项目,吸引更多学校、机构和个人参与,打造品牌影响力。玉溪日报小记者团则将进一步设计特色研学线路,加强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制定研学计划和课程,提供定制化的研学旅游服务。组织北京亲子地质研学团的元江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白云松表示,将与文旅部门做好深度对接,进一步推动元江研学旅行发展,打造更多个性化、特色化、富有教育意义的研学活动和线路,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研学需求。

山潮水潮不如人来潮

如果说,政策的鼓励是发展研学的“天时”,那“地利”上玉溪也有充足底气:按照大体划分,研学旅行可分为路线类和基地营地类产品,根据主题又可细分为科学、红色、文博、工业等。就玉溪而言,澄江化石地博物馆可以归入科学和文博系列,“聂耳”是当之无愧的红色系列,此外,玉溪还有通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江川李家山考古遗址等丰富资源。继续把研学“蛋糕”做大的“人和”,玉溪做得如何呢?

据杨进宏介绍,早在2017年,玉溪市根据11个部门的意见开始草拟发展研学的指导性文件,但因缺乏省级方向性指导,工作推动迟滞。2019年起,市教育体育局依托各县(市、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开展了多次地方研学旅行线路调研和策划,课程开发等前期工作,进行了把通海项目打包向教育部申报研学实践基地的尝试,但没能获得通过。2023年6月,市教育体育局组织文旅、妇联、团委、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对有研学实践工作基础点位的部分县(市、区)开展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形成联合推动研学实践教育工作的共识。当年7月,印发《玉溪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常态化开展“玉溪学子看玉溪”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精彩假期”综合实践活动和“青春践行二十大”社会实践活动,对组织方式和相关工作要求作了明确,对收费等则未作出规定。

相较于“边走边看”的政策制定,玉溪研学基地的建设速度成绩喜人:2021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体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开展了玉溪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的认定工作,命名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12家单位为2021年度玉溪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2020年至2023年间,市教育体育局和市关工委联合推动劳动教育,认定了43所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和创建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77个。2022年至2023两年间,市教育体育局和团市委联合认定了两批共64个少先队校外教育基地。2023年11月,市教育体育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和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澄江化石地博物馆、聂耳故居、孙兰英烈士纪念馆等18个基地授予“玉溪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022年,澄江化石地博物馆成功申报为教育部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澄江化石地博物馆、聂耳故居和澄江四季农庄被认定为云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

6

玉溪日报小记者团体验化石挖掘。 通讯员 张婵娟 摄

云南有句老话:山潮水潮不如人来潮。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研学旅行人数突破600万人次,达历史新高;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可以说,研学旅行需求大、市场广,有广阔发展前景,但这也对研学实践的规范经营、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玉溪发展研学有着扎实的硬件基础,但还需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和组织引导,多部门联合做好课程开发,从而形成高质量的产品供给市场。另一方面,需要尽快明确研学的主管部门,对运行机构确定准入标准,确保研学活动能够安全、高质量开展。在学生的研学记录方面,可以考虑采用大数据方式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到玉溪参加研学旅行的评价机制,使家长和学校能明确看到研学对学生成长带来的积极影响,让“学有所获”能及时体现。据杨进宏介绍,目前,市教育体育局已和集成旅行社隶属的玉交集团、小记者团隶属的玉溪日报社等单位做过多次沟通,初步达成“认定一批基地,推荐一批路线,推荐一批企业,建立一个评价体系,开发一个系统”的思路,力争实现多部门联合推动全市研学实践教育,为青少年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凤祥)

短 评

体验良好,还会再来

□ 皮九

研学的火爆,既是历史的传承,也是时代的创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是中国人的学习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学习融入旅行体验,在为旅行赋予知行合一全新内涵的同时,还能为旅游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展研学,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既然是好事,那就得办好。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研学不仅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更能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融合。而随着教育供给方式日趋多元化,研学也要与时俱进,既不能“只旅不学”,也不能“只学不旅”。要满足以上需求,就得软件硬件相结合:既有场地,又有课程,要确保既“旅”又“学”,给参与研学的学生带来成长中的不同感受。这样,才会让他们这次来了还想着下次,也才能让家长舒心、学校放心,当地开心。

发展研学,玉溪有资源、有营地,有成熟的路线,而且主题涵盖科学、红色、文博、工业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基础,但要认识到这些主题其他地方也会有。要想把玉溪打造为“研学胜地”,还得打造一整套支持系统,确保学生来了研有所思,学有所获。首先,得有政策、有规划、有措施,确保研学的规范经营和安全生产。其次,要在内容提质上实现更大突破。玉溪丰富的自然资源、红色印记、音乐氛围是大家所了解和期待的,由此需要围绕这些资源,精心设置课程和进行教学内容研发,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注重内容的专业性,提升讲师的综合素养,让文旅与教育擦出不一样的创意火花,确保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最后,要完善数据系统,为在玉溪开展的每项研学活动、每个研学学生都建立档案和评价机制,既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学校进行预先挑选,又能记录活动历程,方便进行复盘整理,从而让在玉溪开展的研学活动,从有限的课堂和学校时空延伸到教育的全时空、全过程。只要能为来玉溪开展研学的同学和家长,提供高出他们预期的良好体验,他们自然会呼朋引伴,一来再来。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高倩   审核:刘燕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