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和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发展乡村旅游常被大众狭隘地理解为开办农家乐,事实上,两者之间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目前,不同地域、不同村庄为游客所提供的乡村旅游模式大同小异,多为采摘瓜果蔬菜、垂钓、爬山等一系列体验式活动,各处乡村旅游多有雷同。多数人选择乡村旅游的目的在于感受有别于城市的乡土气息,过于单一的体验让乡村旅游发展步入瓶颈期。所以,笔者觉得,乡村旅游,源于乡村,却要高于乡村,就是要将农民庭院变成市民休闲的乐园,把农业生产区变成市民亲近自然、享受田园风光的体验区,把单纯务农的农民变成旅游从业者……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发掘和保护地方文化。深入发掘乡村的文化内涵,如传统手工艺、地方民俗、民间音乐等,并将其融入旅游产品中,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到乡村文化的魅力。在这方面,元江县洼垤乡做得比较成功。通过多年的努力,该乡保护、挖掘、传承了有数百年历史的阿哩文化,打造出网红打卡点——“落日照池水,凉风生树枝”的坡垤和“天开千里目,松吹五弦琴”的邑慈碑。
二是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既要让游客体验到淳朴的乡村风情,又要保护好当地的自然和文化遗产。通过规划先行、教育宣传、环保设施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加强监管等措施,实现乡村旅游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三是乡村休闲旅游项目要符合农村的特点,不可雷同,要有自己的特色。易门县绿汁镇就有自己的独特模式,集自然风光、铜矿老工业区、露营漂流、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不仅在观光、体验方面给人全新感受,更体现了一个地方的特色小镇文化。乡村旅游的主要助推力来自城市居民对乡村山水田园和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向往。因此,乡村旅游一定要抓住游客需求,规划设计适销对路的农文旅产品,将乡土风情、农民生活融入乡村旅游服务中。
四是注重乡愁体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已经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如何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和情感寄托,并创造一个真正让人安放心灵、追求恬静的乡愁意境?乡村旅游不能仅限于吃住和采摘项目,否则其发展前景就会越来越暗淡。要紧紧抓住“农”字,想方设法实现“乐”字,改变传统的发展思路,让游客乡村旅游的行程更丰富,让城里人真正体验乡村生活的快乐,体验不同于城市的生活情趣。田园风光确实是乡村旅游的“卖点”,而本土文化却是乡村旅游的亮点。比如红塔区大营街街道大密罗社区的凤凰谷,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除了有别于城市的美景之外,游客可以体验到不同的风土人情和农耕文化。
五是融入乡村。现在人们旅游更注重体验,乡村旅游不只是有看的、吃的、玩的,更要能融入乡村,就是要最美的风景、最淳朴的风情、最动人心的文化、最好的服务、最优质的农产品。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玩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已经开始不能满足城里人的消费需求,乡村旅游需要不断升级发展。在保证吃、住、行、游、购、娱的基础上,要逐步形成以时尚体验和休闲度假为主的、新的乡村旅游消费方式。农家乐模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旅游方式。农家乐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田园风光,可以舒缓现代人紧张的情绪。
六是要有仪式感。如新平县平甸乡磨皮村的“吃花酒成人礼”,通过“最美的鲜花,献给最美的你”少女成人礼仪式,为游客带来惊奇、惊喜的旅游体验。乡村旅游因回归本真而成为休闲旅游新模式,消费者在走进乡村,体验果蔬浓香,感受乡村烟火、树绿花红良好氛围的同时,还可通过仪式感表达内心最直接的情感。通过一些仪式感来提醒人们,生活除了眼前的繁琐和芜杂,还有诗和远方。(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