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旅游
  3. 正文

玉溪旅游发展思想大讨论征文选登

让乡村旅游眼前一亮

□ 饶平

乡村旅游业立足于乡村,服务于城镇,最终将打造成农民增产增收的新型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业关系到农业生产经营、农村文旅开发和自然资源保护等多个方面。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游客中,如何让他们在众多乡村旅游产品中获得“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体验?笔者有以下五点建议。

一是以自然情趣、诗化田园为特点,挖掘乡村文化所承载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将“天人合一”的观念物化到乡村旅游之中。像元江县洼垤乡的坡垤村和邑慈碑村,因为长期保护和打造,已成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吸引了许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所以应充分挖掘、打造田畴、农舍、沟渠、湿地、荷塘等众多乡村景观,从多层面、多角度共同保护乡村的自然环境,保留传统的劳作技术,保护人与自然接触过程中形成的优美独特的乡村风光,营造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

二是乡村旅游要突出参与感。乡村旅游的主要助推力来自城市居民对乡村山水田园与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向往,因此,应将农业产业、乡土风情、农民生活融入乡村旅游服务中。如洼垤乡莫佐山的朝山会、新化乡古州野林的男人节,都充分考虑如何能够让游客身临其境参与到活动中来,引发游客的极致体验,形成良好的宣传效应及口碑效应。所以,在调动游客参与性方面,可以通过竞技活动、有奖参与、利益刺激等方式让游客主动加入。如插秧比赛、割谷比赛、山歌比赛等等,让游客旅游的行程更充实,让城里人真正体验乡村生活的快乐,体验不同于城市的生活情趣。提供惬意的乡村体验旅游模式,让游客真正体验乡村生活与生产,打造果蔬采摘、溪边垂钓等参与性强、体验性强的活动项目,感受“乡村农夫”“乡村渔夫”生活,让游客充分体验乡村民风民俗、农家生活和农事劳作。

三是借助网络力量展现真实的农村和农民生活。通过乡村环境的秀美、农家生活的恬静、深山老林的野趣,推出农民的“自媒体”和“网红”;通过新媒体的传播,让人们看到农村的新变化和乡村振兴的新希望,搭建一座城乡互动、文化沟通的桥梁。要“造好势”,利用好信息化、数字化手段,结合时下最流行的即时社交和短视频平台,把本地乡村的美景更快更好地向外传播。积极运用新媒体、报纸、视频等手段吸纳粉丝,利用抖音等宣传平台上传短视频,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提高传播效率,扩大传播范围。

四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配套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的成败。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思路,加快旅游村各项功能建设,如基础设施城市化、配套设施现代化、农村景观生态化等。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人员队伍模式,与职业高中、技术学校等合作,有计划地组织从业村民学习导游讲解知识、服务礼仪、烹饪技术、民族风情表演、工艺品制作开发以及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让农民变老板,农区变景点,村民变导游,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五是紧紧抓住“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特色是旅游的品牌”这个要领,以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旅游品质。玉溪的传统农耕文化和民间艺术之间具有天然的渊源关系,古代的农耕器具、生活用品、祭祀活动、民间歌谣、表演活动等都是玉溪先民在长期的劳作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创造、改造形成的,比如因远镇的九献祭、洼垤乡的阿哩调、平掌乡的阿苏者。深入挖掘地域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自然风光、生活习俗、民族传承、特色餐饮等,充分考虑区位条件、生态资源、投入能力、市场容量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布局、稳步推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物质文化需求。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刘玉霞   审核:张志云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