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党伟(左)和战友坚守岗位,守护平安。
郑党伟,中共党员,先后在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研和派出所、治安管理大队、巡特警大队工作,现为巡特警大队副大队长。工作18年来,郑党伟在不同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人民警察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本色。
做事认真细致
郑党伟话不多,属于埋头苦干型。每年大大小小的安保警卫任务100余场次,郑党伟几乎每场都全程参与。郑党伟认真对待安保工作,坚持做到“平常的事做细致”。他有个习惯,每次安保前,都要亲自到现场走走看看,与上级业务指导部门和同级相关协作部门提前对接,把值守、职责甚至吃饭休息等事情都落实清楚。
民警夏雪冰说:“有些方案上没有写清楚的,他都要问清楚。他不会图省事让下面的人对接,很多事他都会帮我们想到并且提前对接好,方便我们开展工作。”大部分安保任务,郑党伟都做到全程参与,从第一天开始到结束,和民辅警一起,一个钉子一个眼地坚守在岗位上忙前忙后,确保安保期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用心带队伍
郑党伟平时话不多,心思却特别细腻。他观察大家的行为喜好,善于发现同事的长处和优势,懂得怎样提升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脾气,用好了,能促进工作。”郑党伟说。每个人的性格、作风、喜好,以及身体、家庭状况他心中都有一本“账”,在工作安排和管理上,他做到因人施策、机动灵活,把老的、少的紧紧团结在一起,而不是简单地安排了事。
在夜班、卡点勤务安排上,他会充分考虑老同志的身体情况,把担子更多地压在相对年轻的队员身上,体现人性化管理。每次排班,郑党伟都叮嘱机动中队中队长尽量少排女同志值夜班。日常巡逻则让老同志们发挥好“传帮带”作用,让年轻队员跟着学习经验和技能。在机动中队,老民警“宝刀未老”,年轻民警勇于担当,人人有事干,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队伍充满活力。
是个靠谱的人
机动中队大多数都是年轻人,普遍远离家乡。郑党伟感受到了年轻人的不容易,一有空,他就到宿舍串门,和大家打成一片,家长里短地和大家聊天解闷,倾听大家的想法、困难和意见,不足的地方迅速整改。工作、生活中,他特别留意大家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
辅警孟嘉良父亲过世,郑党伟得知后,带头号召战友捐款并开车数十公里到家中探望。有辅警队员和家里人闹矛盾,他记在心里,时常问一问“解决没有”,把大家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对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小兄弟”,他做好“传帮带”,工作中手把手教,生活中分享自己的“菜鸟”经历,鼓励他们多学多练。工作做得好的,他不忘及时为大家申报加分。他把战友的需求记在小本子上,提醒自己快办、办好。
通过一件件小事,辅警队员实实在在感受到了郑党伟的实在担当,大家都觉得他是个靠谱的人。
有担子先压给自己
作为副大队长,郑党伟有担子从来都是“先压给自己”,始终做到带头干、带头苦,带动周围的人认真干好工作。他习惯亲力亲为,无论安保警卫还是条件艰苦的户外勤务,都全程参与,带着感受、带着思考,更加合理科学地落实安排。在“情指一体化”指导下,他带着机动队员屯警街面,在群众最多、警情最多、治安问题最多的地方和时段勤巡勤查,机动+徒步、人巡、车巡+警犬等多种办法齐上阵,法治宣传和防范效果好,老百姓满意度高。
他是队领导,更是战斗员。在大大小小的安保警卫任务中,郑党伟值守时间最长,警力还没有到位,他就要先到现场调研;安保结束后,他负责“扫尾”,最后一个撤离。回到队上,点名确保全体人员安全到位才算工作结束。有的安保工作一站就是八九个小时,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里里外外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但是大家从不抱怨:“比我们年长的郑副也站着,并且时间比我们长。”今年来,机动中队共开展巡逻勤务1万余人次,完成安保警卫任务62场次,协助刑侦、治安、禁毒部门开展抓捕任务17次。
坚守岗位 埋头苦干
郑党伟是警察,妻子是老师,这样的组合,在外人眼里最合适不过了,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却只有他们知道。妻子平时工作比较忙,单位又离家远,两人忙的时候,连见面都难,更别说顾家顾孩子了,平时接送孩子上下学、吃饭、辅导作业这些担子都落在老人身上。特别是遇到郑党伟值班的时候,更是一周回不了家,只能靠电话和家里联系。
有一次,家中老人因腰椎间盘突出在昆明进行手术治疗,当时郑党伟和他分管的中队承担一起重大安保警卫任务,他咬咬牙,硬是坚持到勤务结束才赶去探望照顾老人。他把对家人的愧疚藏在心里,一有时间,就主动帮老人栽烟、挑水,包揽全部家务,当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和职责,他们可以普通,却不平凡。郑党伟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做到少说多做、埋头苦干,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坚守初心使命!(通讯员 曹丽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