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稻浪,遍地金黄。
山坡地、雷响田如何实现增收?山区、半山区的群众怎样端牢自己的粮食安全饭碗?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团队用十余年如一日的探索,给出了旱地优质稻这一答案。在我省示范推广3年来,旱地优质稻种植面积由几百亩扩大至21.9万亩。这项突破性、颠覆性、革命性、创新性、引领性的技术给山区农业生产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个旧市
山地长出“金谷子”
开镰割稻
正值秋分,走进位于个旧市卡房镇苟街村委会对门村民小组,上千亩的旱地优质稻陆续进入成熟期,漫山遍野的金色稻穗在风中舞动掀起阵阵稻浪。农户和农技人员正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机械收割,这是当地喀斯特地貌的山坡地上迎来的第二年稻谷丰收。
卡房镇是个旧市传统工矿乡镇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区,因地属石漠化集中连片地区,80%的耕地分布在水资源匮乏、土壤贫瘠的山坡上,长期以来群众只能以种植玉米、土豆和黄姜等农作物为生。
“没想到有一天还可以吃上自己种的大米。”对门村民小组村民杨委萍正在田地里查看稻穗饱满度,准备再过几天就收割。“2023年种了8亩,亩产都在580公斤以上,今年管理水平上来了,产量肯定会更高,感谢院士团队,让我们告别了‘种玉米换大米’的历史。”杨委萍开心地说。
杨委萍口中的院士团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带领的专家团队。2023年以来,立足卡房镇石漠化实际,该团队精准分析了海拔、降雨、土壤结构等要素,决定选用新型杂交粳稻“滇禾优615”品种,配套旱地优质稻新技术,在对门村民小组试点发展旱地优质稻种植350亩,解决农作物种类受限、粮食产量低的问题。
“2023年试点基地平均亩产就达到595公斤,高产地块每亩产量达640.4公斤,亩均收益1700余元,相较传统玉米种植每亩增收1100余元。这是我们的山区群众第一次迎来稻谷丰收。”卡房镇党委书记樊浩说。
除了助农增收,旱地优质稻推广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一个人学会了一家人就有饭吃,千万个人学会千家万户都不用为口粮发愁,旱地优质稻可以解决山区、半山区长期需要向外调粮的难题,甚至还能往外卖粮,让山区群众也能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朱有勇说。
丰收的背后,不少种植户仍心存疑问:不需要犁田、育秧,小小的种子如何实现在贫瘠的山地里破土生长、分蘖成穗?朱有勇解释,旱地优质稻是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技术,历时10余年育成的“滇禾优615”“滇禾优34”“滇禾优918”等滇型杂交粳稻品种具备在干旱条件下生长量大、分蘖力强等优点,成为旱地优质稻推广的重要支撑。
“旱地优质稻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推广,稻谷生长所需水分来源主要靠降雨,因此,种植区域需要气候较为温润,降雨量丰沛。”朱有勇介绍,旱地优质稻还具备省工、省时、省力、省水的特点。“以插秧为例,水田2人1天插秧1亩就累得不行,旱地优质稻用滚筒直播器1人可以直播5亩,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为切实推动农户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卡房镇依托院士团队、科技特派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等优势,以镇领导挂包村委会、农服中心技术人员挂包村级网格员,每名村级网格员负责指导10至15户农户的方式建立三级服务网格,通过集中培训、田间示范等方式,围绕播种、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提供精细技术服务,带动农户从“在种粮”转变为“会种粮”。
今年,卡房镇旱地优质稻种植面积从2023年的350亩增加到4000余亩,惠及37个村民小组633户2428人。9月20日,省、州、市农技专家组在对门村民小组旱地优质稻种植示范区进行了测产验收,最终测定该区域平均亩产达635.19公斤,大大超出了每亩450公斤的推广种植预期。
“这也坚定了我们进一步推广旱地优质稻的信心,我们将探索建立‘龙头企业+镇属国有公司+村集体+农户’的联农带农产供销一体化模式,打通旱作稻种植、生产、销售全链条,让旱地长出的‘小米粒’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谷子’。”樊浩说。
澜沧县
合力蹚出新“稻”路
打谷脱粒
风吹稻浪,遍地金黄。眼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旱地优质稻种植示范区的2.3万余亩旱地优质稻陆续进入开镰收割期,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
在竹塘乡募乃村旱地优质稻种植示范区,沉甸甸的稻穗在秋日艳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金黄。趁着天气晴好,募乃村委会诺国村民小组村民王老四和家人一起割稻打谷,颗粒归仓。在距离募乃村10多公里外的竹塘乡云山村委会蒿枝坝村民小组旱地优质稻种植示范区,村民刘小石一家已收割稻谷3天,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笑脸上。“今年种了6亩‘滇禾优918’,目前已收获52袋,按每袋60公斤算,亩产约在520公斤。”刘小石打开手机上的计算器算了一笔账。
澜沧县自然条件好,降雨量充足,山地多,是全省最早种植旱地优质稻的区域之一。“旱地优质稻种植示范区播种的种子是云南农业大学自主选育的优质滇型杂交粳稻‘滇禾优615’‘滇禾优918’。”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杞华文介绍,旱地优质稻种植是一种雨养旱种栽培技术,像种玉米一样,不需泡田,不用育秧、插秧,4月底播种,5月底出苗,9月下旬成熟期满就可以收割。
近年来,在中国工程院、云南农业大学的科技助推下,依托朱有勇院士团队、科技特派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等优势,澜沧县以“政府+高校+企业+农民”的模式,从品种选育、稻谷栽培、病虫害防控、良法良种示范推广等方面推广旱地优质稻全产业链服务,助力粮食增产增收,让群众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在蒿枝坝,像刘小石这样的种植能手不在少数。在院士团队成员洪汝科教授手把手的教导下,他学会了如何查看稻谷长势,杂草识别防控,适时施肥、打药。”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竹塘乡云山村驻村工作队员赵艳龙介绍,他们在院士团队的指导下,与云南金鼎禾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系统培训了旱地优质稻品种和栽培技术、草害及防控技术、病害及防控技术、害虫识别及防控技术、网格化数字管理小程序使用等一系列管理技术措施,提升了农户的实际操作能力。
长期驻扎在蒿枝坝的这支院士团队,不仅将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还将培训课堂移到生产一线。“从种下稻子的那天起,我们就全程跟踪记录,研究病虫害防治技术,最大程度减少药剂用量,逐步完成防治体系建设。”院士团队中绿色害虫防治领域的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李正飞介绍,为让农户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他们经常在现场演示讲解杂草识别防控、病虫害防治、拌种等知识,让群众学得会、用得上。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旱地优质稻种植水平,竹塘乡创新举措,对旱地优质稻进行网格化管理,通过集中培训、田间示范等方式,院士团队专家作为科技网格员,把乡、村、组三级党员干部以及致富带头人等培养成为旱地优质稻种植的技术员、管理员,并一对一指导农户进行种植管理,带动农户从“在种粮”转变为“会种粮”。同时,科技网格员还负责监督检查备耕和种植管理,在稻田生长的关键期,利用网格化数字管理小程序,督促农户落实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控等管理措施,定期巡田掌握田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运用AI农民院士智能体解疑答惑,让旱地优质稻种植做到统筹管理、全程跟踪、重点指导、责任到组、落实到户,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粮食产量,蹚出了一条新“稻”路。
泸水市
峡谷种出“米粮仓”
稻谷飘香
秋日暖阳下,泸水市大练地街道大练地村委会半山腰陡峭旱地里,一片片金黄色的稻谷散发出沁人心脾的稻香。几十名村民有的开镰收割稻谷,有的用打谷机脱粒,有的收谷打包,背到山脚下的公路边,满是汗水的脸上流露出丰收的喜悦。“旱地优质稻种植,解决了我们一家人的口粮问题。”村民三妹妞挥舞镰刀熟练地收割着稻谷。
十几年前,三妹妞从泸水市称杆乡的高山里搬迁到大练地村委会半山区。“搬到这里,交通便利,土地多,生产生活条件好,唯一不足的就是没有水田,因为家里人口多,一年买米要花去很多钱。”三妹妞说,了解到旱地优质稻种植推广后,她积极报名,种了2年,家里的口粮问题解决了,还有余粮卖,日子越过越红火。
秋收时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泸水市农业农村局与各乡镇(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组成测产小组,进行实际测产,目前已测产的10个点中,最高单产是大练地村村民苏陆益家种植的旱地优质稻,单产为559.95公斤。
苏陆益已有2年的旱稻种植经历,种植、管理技术日渐成熟。他说,村里山地多,以往种玉米,人力成本高,收入比种稻低。旱地优质稻不需要育苗、插秧,直接播种就行,管理方便,不像水稻还需要为灌溉担心。“平常玉米每公斤售价3元,稻谷每公斤售价6元。旱谷口感好,特别香,今年卖到外面大城市,每公斤售价10元,算下来,种植稻谷比种植玉米划算多了。”苏陆益说。
泸水市山地广,耕地面积少,大部分耕地都是旱地或中低产田地,农业基础薄弱,收成相对低,经济效益差。旱地优质稻推广,为全市盘活山区、半山区和灌溉困难区域土地,进一步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选择。
2022年,泸水市在上江镇开展旱地优质稻试种16.9亩,得到部分群众认可,于2023年在山区、半山区的坡地和灌溉困难区域推广旱地优质稻3400亩,成果喜人。今年,全市推广种植旱地优质稻6345亩,种植品种主要为“滇禾优615”“滇禾优918”。
“以前,山上的地只能种玉米,口粮还要花钱去买。现在好了,自家山地也能种稻谷,一家人吃上自己种的大米了。今后,我要多种几亩,除了自家吃,还卖到外地,增加收入。”三妹妞高兴地说。
如今,尝到种植旱地优质稻甜头的上江镇种粮大户联合起来成立了合作社,在上江镇、大兴地镇山区、半山区承包旱地,种旱地优质稻,探索新的山区粮食种植富民新路径。
目前,泸水市旱地优质稻种植已形成规范化条播、小型播种机直播等播种方式,探索出旱种旱管、旱种水管等管理模式、化学防控杂草技术,推广区域覆盖全市10个乡镇(街道),海拔从800米扩展到1800米的区域。“旱地优质稻具有节水、省力等特点,打破了水源对稻谷种植的限制,通过2022年的试验、2023年的示范,农户的种植技术不断成熟,对旱地优质稻的种植积极性逐年提高。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开展好旱地优质稻的推广工作,努力实现农业稳产、农民增收。”上江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翠菊说,随着“雨水巧用、时控除草、综控病虫、轻简种植”关键核心技术的成功构建和落地转化,旱地优质稻种植已得到许多群众认可,很多农户都报名参加明年的旱地优质稻种植。未来,山区旱地将有更多稻田,将有更多山区群众吃上自己种的大米。
临翔区
齐心绘出好“丰”景
喜获丰收
秋风拂过,临翔区马台乡马台村委会海子村民小组的旱地里,稻浪滚滚,沉甸甸的稻穗预示着新一季的丰产丰收。今年5月20日,由村民和朱有勇院士团队专家种下的旱地优质稻,如今迎来测产验收时刻。在验收现场,测产专家一丝不苟地测量并记录数据,农户则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结果出炉。“今年海子村民小组的雨水特别好,种植的‘滇禾优918’长势喜人,测产结果不会差的。”马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跃芳满怀期待。
海子村民小组,位于马台大河与澜沧江交汇处,300多年前有一个蓄水420万立方米的湖泊,“海子”也因此而得名。海子村民小组周边有86亩良田,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曾有马台“小粮仓”之称。随着时间推移,湖泊水面逐年下降,直至2009年全面干涸。水资源短缺使得灌溉不到位,当地水稻产量逐年下降,发展玉米产业也不太理想,年轻人只能外出务工,出现土地闲置、粮食不能自给自足等问题。
“我们家当年靠着种水稻生活得不错,后来水不够了,孩子们就外出打工,留下我们老两口和孙子在村里。今年,了解到村里有院士团队扶持种植旱地优质稻后,我就报了名,如果情况好,想让孩子们回来,不要再出去打工了。”海子村民小组村民杨开焕今年种植4亩旱地优质稻,看着即将收获的稻田,她憧憬着美好未来。
村里的农户种水稻是行家里手,但是种植旱地优质稻却成了“门外汉”。“多亏了朱有勇院士团队的专家在田间地头开展培训,手把手教学,我们才能在旱地上种稻。”杨开焕说,有了朱有勇院士团队以及市、区、乡农业部门的帮助,她独自完成了4亩旱地优质稻的种植。
播种期间,朱有勇院士团队来到海子村民小组,教村民进行旱地优质稻的拌种、播种以及杂草防控用药等操作,一直到110亩旱地优质稻播种工作全部完成。“专家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周边的农户听说海子村民小组种植旱地优质稻还跑过来观看,说是试种成功了,明年也要跟着一起种。”赵跃芳介绍,专家后期服务做得十分到位,建立了“临翔区马台乡旱地优质稻交流群”,将分管领导、专家博士以及农技人员都邀请到群里,通过这个交流群对水稻的生长态势进行实时跟踪,及时就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将病虫草害遏制在萌芽中。
“第一个田块平均亩产535.6公斤,第二个田块平均亩产523.3公斤,第三个田块平均亩产546.7公斤,示范田块平均亩产535.2公斤。”专家组认为,旱地优质稻“滇禾优918”表现出高产特性,旱地优质稻种植技术操作轻简易于掌握,建议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在条件合适的地方大力推广。
在专家宣布测产结果后,掌声骤起,农户们喜笑颜开,杨开焕也笑着道出自己的愿望:“以后买米吃饭的钱能省下来了,多出的大米还能卖出去。”
海子村民小组种植旱地优质稻的情况如同一幅凝练的画卷,展现着临沧市旱地优质稻种植的全貌。今年,临沧市制定了旱地优质稻示范推广实施方案,并顺利完成28585.5亩旱地优质稻的示范种植工作,其中朱有勇院士样板田为1140亩,全部采用旱地净种模式,借助小型滚播机进行人工滚播。目前,马台乡率先开展了测产验收工作,其他地区的旱地优质稻也呈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旱地优质稻在旱地中亦能生长得颇为出色,而且种植过程不复杂,农户很容易就能学会。这让老百姓的粮袋子能装满粮食,钱袋子也能装满票子。”临沧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说。
云南网记者 黄翘楚 饶勇 李寿华 李春林 梅君 见习记者 高玥 隋鑫 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