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
第004期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已有一周年,曾经以茶为生、因茶而兴的茶山村寨人气更旺,有了新身份的古茶山,保护、传承、利用的共识更加深入人心。
普洱市澜沧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主播李飞雷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活在景迈山的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依托一座山(景迈山),一个产业(茶产业),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打造“茶文化+民族文化”金名片,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景迈山作为山地森林农业文化景观的杰出代表,其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和谐发展方式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文山州马关县坐落在云南东南边陲,与越南两省四县接壤,一城连两国。马关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沈珏宏谈起马关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颇为自豪,她介绍,曾经马关县岩溶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7%,而这其中石漠化及潜在石漠化面积占到66%,境内有4条出境河流,生态环境极为脆弱,2011年被列为云南省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
近年来,马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全员参与、全力治理、全程管控、全域推动、全面发展”的“五全”举措,走出了一条传奇蜕变之路。不仅成功创建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还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云南省美丽县城、园林县城,云南省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同时,马关县更肩负起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会和全国西南片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培训会的承办重任。
文山州马关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沈珏宏
可邑,彝族阿细语意为“吉祥快乐的地方”。这里是名曲“阿细跳月”的发源地,先后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森林旅游示范村”“民族团结示范村”等荣誉称号。红河州弥勒市可邑小镇景区讲解员陈敏介绍,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弥勒市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尽最大可能保持了彝家独有的原生态风貌,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开发的措施。
近年来,弥勒市对可邑小镇旅游产业进行保护性开发,把良好生态环境、民族文化转化为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并举、文旅和产村融合”的发展路子。
红河州弥勒市可邑小镇景区讲解员 陈 敏
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腹心地带,是“滇金丝猴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近年来,塔城镇利用优美的自然风光、多元的民族文化等资源,将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创新融合,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维西县塔城镇组织委员和青梅家在启别村,她帮着90多岁高龄的外婆建起了一座民宿。启别村有八个世居民族,在这个“五组共融”的村落里,现在有100多家由村民经营的民宿。
随着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当初去外地务工的年轻人纷纷回来发展产业,极大地带动了塔城镇的经济发展。今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中共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委员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目前,塔城镇还获得了“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被评定为“云南省民族文化特色乡镇”、“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镇”,被确定为全省10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之一;启别村被定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组织委员 和青梅
地处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的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锦屏镇黄草岭村,过去因山高箐深、粮食匮乏,被称为“荒野之地”。如今,这个小山村成为了游客纷至沓来的网红生态美丽乡村。
景东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涂丽娟介绍,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立足黄草岭村的自然资源优势,从每家试种一株果树、一簇草果、一棵花椒开始,逐步探索水果、草果、花椒、蔬菜以及重楼、石斛等中药材的多元立体化种植模式,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真正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
景东县围绕景东绿色生态资源禀赋打造特色小镇、建设绿美村庄,并以黄草岭村石房箐小组为中心,打造黄草岭村生态旅游精品路线。
普洱市景东县文化和旅游局 涂丽娟
近年来,云南充分发挥生态风光秀美、自然资源富集、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统筹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乡村风貌引导,做优集镇、做美村庄、做特民居,建设各具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效显著,已有20个地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有9个地区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云南广播电视台民族频率
云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云南广电云上互动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联合摄制的
6集系列微纪录片
《石榴花开彩云南》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围绕云南省民族地区“夯基础”“强产业”“美家园”“惠民生”“兴文化”“富边民”6个方面发生的新变化,用讲故事的方式,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展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
今天推出第三集《美家园》
敬请关注!
【#石榴花开#栏目】
出品人:和亚宁
总编辑:孔维华
总编审:李晓风
总监制:李光辉、尹 凡
总制片人:排 华、武志敏
技术监制:何 寰
制片人:陈 燕、马雁南
策 划:马雁南、盛雪梅、杨维涵
统 筹:盛雪梅、杨维涵
顾 问:戴 江、曹先强
编 辑:李冬梅
融媒体策划:杨维涵
宣推统筹:赵小强、杨维涵
视频统筹:李响文
技 术:叶丹丹、施佳伟
制 片:邱黾勉
指导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
出品人:和亚宁
总编辑:孔维华
总编审:李晓风
总监制:李光辉、尹 凡
总制片人:古 然、排 华、武志敏
制片人:陈 燕、马雁南
策 划:孔糯志、岩甩冬、李建波、尹建梅、吞 腊
总编导、执行制片人:盛雪梅
编 导:杨维涵、罗琼芳、邱培刚、石莲凤
记 者:李飞雷、赵厥亨、董高杰、李雄珍、和 毅
摄 像:曾钴畅、罗彦江、陈 鋆、张银莉、董植元
冯德夫、李 江、周 婕、唐金伟、李 昴
姜志红、朱万里、李海婷、和世龙、和 豆
剪 辑:格影工作室
配 音:徐 权
微信撰稿:盛雪梅、杨维涵
部分资料来源:中国日报、云南日报、云南网、普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