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图片
  3. 正文

在玉溪|心传祖艺鼓“舞”人生

——非遗传承人杨学林与磨皮花鼓

鼓是磨皮花鼓舞的灵魂所在,鼓声直接影响到一场花鼓舞的精气神,花鼓的制作也就成了所有舞蹈道具的核心。2018年,杨学林花了8万元,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工艺品店。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饶平 文/图

中秋过后,记者来到新平县平甸乡磨皮村委会,欣赏了威武雄浑、再现古代彝族人民战争情景的磨皮花鼓舞表演。整个舞蹈风格粗犷,舞姿豪迈,气氛热烈,使人仿佛置身于古战场。传承久远的磨皮花鼓舞是目前中华花鼓文化中存续历史较长、保留完整、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富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古老鼓舞之一,被许多研究学者喻为“舞动的远古记忆”。2013年,磨皮花鼓舞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磨皮大寨的花鼓舞表演。

磨皮大寨的花鼓舞表演。

磨皮花鼓舞艺人手中的花鼓,是用一段圆木凿空制成的,有别于外地的其他木鼓。于是记者问:“这种发音高亢激越的花鼓是什么人做的?”艺人回答:“是祖上做了留下来的。”记者又问:“老鼓敲烂了怎么办?这种古老的制鼓手艺现在是否还存在?”艺人笑着说:“磨皮大寨就有人在做传统的花鼓,那人叫杨学林。”

远近闻名的乡村建筑师

磨皮大寨是一个山林环绕的静谧村庄,杨学林的家就在村头水泥路下方,路的上方是他建造的磨皮花鼓工作室和工艺品店,他的工作室与家屋仅一路相隔。

在磨皮大寨,他的工作室是一幢土掌房,与周围的房屋相比,显得风格迥异,别具一格。它的门拱是线条优美的“人”字形;门拱翻卷成彩虹一般的弧形;窗子是少见的格子窗,窗顶与门拱一样,也翻卷成飘逸的弧形。

杨学林工作室的窗子是少见的格子窗,窗顶与门拱一样,翻卷成飘逸的弧形。

杨学林工作室的窗子是少见的格子窗,窗顶与门拱一样,翻卷成飘逸的弧形。

杨学林出生在一个花鼓舞世家,父亲是磨皮花鼓舞代表性传承人,外公施学志是毕摩,会制作花鼓及相关道具。他12岁时就成为磨皮花鼓舞表演小能手,后来又拜易学昌为师,熟练掌握了花鼓舞技能。他不仅是磨皮花鼓的非遗传承人,还是一位远近闻名的乡村建筑师,二十多年来,他帮别人建过许多不同样式的房子,平均每年要建盖两三所。他的建筑符合了本地人的生活习惯又不失美观,现在大寨人居住的房子大部分都是他盖的。他的工作室是2018年由他自己设计建盖的。 

如今,杨学林和妻子在家前面的山坡上帮人管理着40亩、6000多棵芒果树,而管理芒果树对于勤劳的杨学林来说,仅仅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当地里忙顺一些,他还要和村里人一起外出到县城或其他乡镇承包工程,打工补贴家用。

与花鼓结缘三十载

今年五十出头的杨学林,却与花鼓结缘近三十载。他小时候就向外公施学志学习做花鼓。过去,施学志是当地有名的老毕摩。外公曾经有意教他学彝文,但他偏爱音乐,不想做毕摩。因为作为毕摩,办丧事时一晚上都要守灵诵经,他不喜欢。那时整个新平只有磨皮村在制作花鼓,所以,他选择了乐器。

农闲时,杨学林在自己的工作室制作花鼓。

农闲时,杨学林在自己的工作室制作花鼓。

记者不解地问:“有那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学一学彝文,做一位大毕摩?”杨学林笑着说:“兴趣使然,当时不好彝文,只好花鼓。每次听到鼓声,都会非常激动,有狂歌醉舞的感觉和冲动。”

那时,他跟着外公打磨木材,晾晒牛皮,绷紧鼓面,制成花鼓。当一面鼓做好,轻轻敲击,会发出“咚咚咚”清脆悦耳的声音。这一动一静又密不可分的世界,深深吸引着十五六岁的少年。他爱跳花鼓舞,肯钻研花鼓文化,自从跟着外公做鼓,很快就可以独立做一面小鼓,继而学做稍大的腰鼓,渐渐地他成了附近村寨小有名气的花鼓舞爱好者和花鼓舞道具制作接班人。外公带着他每天埋头在作坊中和牛皮、木材打交道,订单远的来自红塔区、峨山和楚雄双柏,近的来自附近村寨,他们做的花鼓因响亮、轻巧、结实而远近闻名。

杨学林说:“过去花鼓烂掉,不用到外地去买,都是我们山里人自己重新做。我爷爷死得早,小时候是外公一直带着我。每次见60多岁的外公做花鼓,我都非常好奇,一根平平常常的木头怎么会发出如此摄人心魄的声音?岁数稍大一点,就跟着外公学起来。外公活了八十多岁,如今过世二十多年了。”

祖上的手艺不能在他手上失传

磨皮花鼓的鼓身选用水冬瓜木。因为这种木材质轻丝密,不会开裂。做时要像打洞一样一点点把树芯掏空,然后用黄牛皮蒙上去。牛皮也有讲究,老黄牛皮厚,声音不好,小黄牛皮又不耐敲,最好的是三四岁黄牛的皮。蒙鼓时不能蒙得太紧,紧了鼓声太脆,不浑厚,不好听;如果蒙得不紧的话,鼓声沉闷无力,也不好听。所以,蒙鼓要不松不紧,恰到好处,声音既高亢雄壮,又浑厚深远。他做过最大的鼓是在2000年新平25周年县庆时,做了一个全县最大、高1.2米、直径为1米的大鼓。如今,这个大鼓存放在磨皮彝族花鼓文化传习馆。

杨学林的花鼓是按照外公施学志所传的技艺做出来的,即花鼓两边要厚,中间要稍薄一点。他解释说:“以前去哪里,没有坐处,都要把鼓竖起来坐,所以鼓口要做厚点,不容易坏掉。另外,鼓中间要薄,且要有一点斜度,这样声音回旋好、深远、浑厚。当然了,要选老一点的树,不然花鼓做出来会萎缩。过去,蒙鼓的牛皮上不用马钉钉,是直接用牛皮绳把两头绷起来,这样鼓声更响。但是,跳花鼓舞时牛皮绳会磨衣服、会硌人,所以现在大多改用马钉,不用牛皮绳了。”

民间手艺讲究家传,磨皮花鼓也不例外。现在,做了近三十年花鼓的杨学林把这门独特的手艺传给了外公的孙子施光明和喜欢跳花鼓舞的施光兴、杨喜茗。他说,他这里没有门户之见,只要愿意来学的,他都愿意教,他不想让这门古老的技艺在自己手上失传。

开一间属于自己的花鼓店

当初,杨学林提出要开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和工艺品店时,寨子里的人都说他疯了,因为磨皮大寨远离县城,很少有外地人光顾,开一间工艺品店,销路在哪?

开一间小店可不是一件小事,最不愿意的还是他的妻子,因为家里父亲生病时借的钱还没还清。杨学林自己也纠结过,不过,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开一间属于自己、属于磨皮大寨人的花鼓店。

他认为,鼓是磨皮花鼓舞的灵魂所在,鼓声直接影响到一场花鼓舞的精气神,花鼓的制作也就成了所有舞蹈道具的核心。2018年,他花了8万元,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工艺品店。

一年当中,最好的做鼓季节是土黄天,如果土黄天做不完,那也最好在土黄天处理好材料。这个时候处理的皮子和木材不容易生虫,也不容易变形。他是个有心人,每做一批鼓,总能摸索出一些新的诀窍,对于皮料处理、木料选择、绷皮的力度、工艺流程等细节的把握越来越得心应手,在做鼓的时候总能加入一些自己的设想,甚至制作一些称手的工具提升效率,比如绷鼓面的大锅。因此他的鼓做得越来越得心应手,而这些恰恰是无法用语言详尽描述,必须通过时光沉淀和经验累积才能得到。

走进他的工作室,架子上还晾着高的、矮的、胖的、瘦的花鼓。杨学林说:“这些鼓的尺寸,有的是客人的要求,有的是木材的限制,还有的是自己外出遇到或者在电视节目里看到,自己照着款式做出来的,有时就是他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改良创新。另外,鼓的高矮胖瘦不同,鼓声也会不同。”

杨学林制作的大大小小的花鼓。

杨学林制作的大大小小的花鼓。

这些年来,他大大小小做了200多面花鼓。前不久,一群昆明游客到他这里参观,见了花鼓,把玩观看,爱不释手。你一个,我一个,大家争着买花鼓,顷刻间把他新制作的花鼓全部抢光。没有抢到的人有些遗憾地说:“这是用手工做出的花鼓,虽然我不懂音乐,不会击鼓,但是,把它买回去挂在家里,也是很珍贵的纪念品。”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刘玉霞   审核:张志云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