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图片
  3. 正文

各族兄弟同落一个村 各族姐妹同织一个梦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新平县曼哈社区易地搬迁群众乐享幸福生活

一排排米黄色的砖混房在哀牢山脚下整齐排列,宽敞整洁的水泥路连着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环绕着“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公益房、篮球场、公厕、路灯和水景观等设施一应俱全,11个民族的居民互嵌融合、和睦相处……寒露时节,走进我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平县戛洒镇曼哈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民族团结、和谐幸福的乡村振兴画卷。

曼哈社区新貌。

曼哈社区新貌。

曼哈社区党总支书记罗旭凯介绍,社区成立于2019年4月,由汉族、彝族、哈尼族、傣族、拉祜族、白族等11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人口占69%。2016年,为助推哀牢山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同时让部分群众搬离哀牢山地质断裂带,新平县启动了该易地搬迁项目,共投资3.186亿元,在地质条件较好、靠近戛洒集镇的戛洒江畔建设一个占地575亩的多民族互嵌式居住新社区——曼哈社区。从2018年年中开始,来自戛洒镇耀南、平田、发启、纸厂、冬瓜林5个村49个小组的586户2196人陆续搬进了新家,迎来了新生活。

“社区居民大部分是易地扶贫搬迁户,少部分是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户,政府以优惠价格提供宅基地给村民,同时每户补助6万元建房款。”罗旭凯说,“居民建的房子都为二层或三层砖混房,政府免费帮房子‘穿衣戴帽’,将外立面统一刷成米黄色,墙壁上还进行了彩绘。”

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寨子、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但社区从搬迁初始就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房屋分配,打破原有的单一民族聚居格局,形成各民族“交错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嵌式生活格局。“抽签除了能让各家房子的位置随机、保证公平公正外,还能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罗旭凯说,社区结合各民族传统习俗和节庆假日,定期组织群众开展节庆活动、歌舞表演、模范家庭评选等,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各族群众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如今,各族群众生活在同一个社区,孩子在同一所学校读书,大家守望相助,真正成了“一家人”。

中午时分,在曼哈社区六组,彝族居民普美学背着孙子在自家的“千客万来”便利店里将商品摆上货架。普美学说,便利店所在的房子是她家的,一层开便利店,二、三层居住。

普美学家是2018年11月从9公里外的哀牢山半山腰的平田村黄梨树4组搬过来的,之前的寨子存在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隐患,房子是开裂的土掌房,住着挺不放心。普美学说:“搬下来好哦,‘毛路’变成了水泥路,土掌房变成了坚固的砖混房,再也不担心‘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了。”如今,社区邻里相处和睦,普美学还会不时去社区广场和邻居们跳广场舞。“以前在山上哪有什么休闲娱乐活动,晚饭后看会儿电视就早早睡觉,条件限制,无聊也没办法。”普美学说。

有老人帮忙领娃娃,普美学的儿子、儿媳便可以放心到戛洒集镇打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在戛洒集镇打工是居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罗旭凯介绍,在产业发展上,曼哈社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成立了提供务工信息、组织劳务输出的农民工就业服务站,建设扶贫车间,定期组织柑橘、核桃等种植技术培训和开网店、直播带货等电商技能培训,引导鼓励居民发展花腰傣土陶、竹编等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产业及开办农家乐、销售土特产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曼哈大路通小康,排排新房亮堂堂……各族兄弟同落一个村,各族姐妹同织一个梦,同一个戛洒同一个梦想,同一个曼哈同一个家……易地搬迁结硕果,拉祜阿波编渔网,傣家阿咪织彩裙……各族兄弟同唱一支歌,各族姐妹同饮一江水……”正如歌曲《同一个曼哈 同一个梦》中唱的那样,各族群众在曼哈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新生活,村庄展现了新面貌。(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瑞铭 文/图)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刘玉霞   审核:刘燕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