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彝族、回族、苗族等9个民族交融共居,其乐融融;特色产业生机勃勃,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突出基层治理,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近年来,华宁县宁州街道城关社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各民族生活互融、经济互融、服务互融的融居模式,绘就了一幅各民族共居、共事、共学、共乐的民族团结进步幸福画卷,获得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殊荣。
产业兴旺人民富
同心浇筑“团结花”
城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LED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民族团结进步标语。这也是城关社区以产业兴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坚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实写照。
2022年,城关社区成立华宁城合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合公司”),串联起种子端研发、种植技术服务指导、销售端建设、深加工、仓储物流等食用菌全产业链,构建起集产、学、销、研于一体的乡村经济发展新模式。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社区集体经济壮大注入了强大动力。2023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1300万元,在有效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反哺了社区建设和民生改善,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向心力。
在城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何永辉看来,要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关键要帮助大家树立发展意识、理清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能力。围绕食用菌种植管理技术、物流运输、电子商务等内容,城关社区每年对外组织5至7次业务培训,助力提高农户种植能力水平。同时,以订单化生产、产品代销、保护价收购等方式带动种植,共计帮助800余名各族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社区总体就业率达98%,荣获“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称号。社区居民人均收入由2021年的1.58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2.13万元,小菌菇持续释放出乡村振兴大“蘑”力。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辅、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原则,城关社区创新搭建“集体股+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个人股+社会股”机制,依托生产合作、股份合作、劳务合作、订单帮扶等模式,联动周边村(社区)连片发展食用菌产业。
截至目前,辐射带动县内外38个村(社区)300余户群众种植食用菌,带动面积超700亩。“市内,峨山县塔甸镇、通海县兴蒙乡等少数民族乡镇(街道)与公司均有合作;市外,公司的菌包销往红河州、文山州等多地。未来,公司也将继续盘活其他社区资源、资金,发展2000亩林下食用菌种植,以发展空间的不断拓展,推动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和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城合公司技术负责人何永丽谈道。
今年,城关社区还建设了160亩蔬菜基地,创新引进紫黑玉米等蔬菜品种,实现食用菌与蔬菜复合种植,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年内,复合蔬菜种植预计可为社区集体经济增收40余万元。待发展模式更为成熟,我们将向其他村(社区)进行推广,不断拓宽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何永辉补充道。
没到城合公司工作以前,彝族群众杨会芬以打零工为生,工作不稳定不说,每个月收入也就2000元。“现在我不但每个月能领到4000元工资,还能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在我的推荐下,亲戚朋友种起了食用菌,比种蔬菜收益高多了。公司工作氛围也很好,各个民族和睦相处、亲如一家。”杨会芬笑呵呵地说。
治理有效群众乐
绘就团结“同心圆”
社区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聚焦治理有效目标,城关社区整合服务资源、拓宽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率,切实当好各族群众幸福生活的“贴心人”,民族团结进步凝心曲在城关社区持续奏响。
定期走访居民,城关社区制定需求、问题、服务“三张清单”,协调68家驻区共建单位资源,以群众点单、社区下单、驻区单位志愿服务队接单模式,充分满足居民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需求。把服务群众、方便群众、造福群众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关社区建立民族团结服务专窗,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真正做到矛盾不出村、纠纷不上交。社区先后收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荣誉。
依托各类节庆活动和文艺表演,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是城关社区抓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法宝。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既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又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深入人心,有力倡导各族群众争当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者、推动者。
贴心服务百姓暖
架起团结“连心桥”
“今天是您的节日,我们给您送来了慰问金,祝您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正值重阳节,何永辉带领社区领导班子成员来到97岁老人杨杨氏家中,向她致以美好的节日祝福,并就民族团结进步相关知识开展入户宣讲。
在城关社区,各民族居民每年不仅可以享受集体经济分红和免费城乡医疗保险,60岁以上老人还享有免费意外险和居家养老补助金。此外,城关社区努力服务好“一老一小”,开办爱心食堂,开展读书会、假期小课堂、亲子阅读等多样化服务活动,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民生温度。
通过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城关社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落细,组建石榴籽心连心、巾帼服务等志愿服务队10支,不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政策宣讲、法律援助、治安维护等服务活动,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持续增强,形成守望相助、相亲相爱的良好氛围。
“从不断改善居民福利到举办多彩活动丰富居民精神生活,社区对居民的关心关爱让我们倍感温暖。在党总支的努力下,城关社区邻里关系融洽,互帮互助蔚然成风,大家都生活得有滋有味。”城关社区一组居民龚桂芬相信,在社区这片共建共享的“幸福港湾”里,这朵用各族群众的热情和汗水浇灌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将越开越盛。(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