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至16日,省委书记王宁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调研。在园区企业,他强调要以商招商、延链升级、聚链成群。在社区村寨,他强调要创新组织形式,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从“链”到“联”意味着什么?透过这两个关键字又看到了什么?
延链升级 聚链成群
一张鸟瞰图,让富宁产业园区尽收眼底,电解铝、铝板带、铝箔等生产企业“比邻而居”。展厅内,彩涂铝板、电池连接件、铝圆片、铝膜板等产品一字排开,显示出铝产品广泛的应用场景,也传递出铝产业齐头并进的蓬勃态势。
富宁产业园区内,占地面积最大的云南神火铝业,是当之无愧的“链主”企业,其年产90万吨电解铝厂区气势恢宏。在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幕实时显示当日铝锭、铝液等生产情况,依托5G、AI等技术运用,中心可通过3D影像实现对厂区的立体化、精细化调度。“生产线整体技术装备属国际先进水平。”神火集团党委书记李炜介绍。
以“链主”为抓手,富宁县“以链招商”“以商招商”,10多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随而来,绿色铝材一体化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我们正着力推动‘上游采选冶、铝精深加工、再生铝利用’。”富宁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徐加俊介绍,园区聚焦原铝与再生铝协同发展,加快布局铝制汽车零部件、光伏组件、建筑型材等精深加工项目。
“链”,让富宁县牵起了产业发展的“牛鼻子”,也是文山州打造“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的关键之举。
围绕“建链”育龙头,引进建设云南宏泰、云南神火、文山铝业三个“链主”企业,形成砚山、富宁、文山“一引擎、双基地”的绿色铝产业发展格局,产业基础得以夯实。目前,全州已建成电解铝产能343万吨,最高运行产能达288.8万吨,占全省近半壁江山。
围绕“强链”聚园区,以“链主”企业为支撑,带动上下游精深加工及配套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园区——砚山县聚焦建筑型材等推进精深加工;富宁县着力发展绿色铝材一体化产业;文山市重点布局铝加工及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实现一体布局、园区聚集、错位发展。
围绕“补链”抓项目,在3个涉铝县(市)分别组建园区管委会和服务平台,强化部门、属地联动,推动“链主”“链长”双招商。目前,文山州铝产业投产项目18个,在建项目14个,开展前期工作12个,铝加工设计产能增至676万吨。同时,再生铝产业加速布局。
“今年,我们企业有望实现产值246亿元。”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树华介绍,投资27亿元建设的高精铝合金扁锭项目和高精铝合金板带项目,预计春节前后投产,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20亿元。“链”还在不断延伸。
数据显示,通过在“短链延长、断链连通、细链增粗、无链生有、弱链变强”上持续发力,2024年1至9月,文山州铝产业工业产值预计达592亿元。
“度电产值从2020年的1.24元提高至2.08元,合金化率从2020年的4%提升至58%。”文山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李永忠表示,“铝原料—电解铝—铝加工—铝精深加工—铝应用—再生铝”全产业链正加速成型。
从一地看全省。今年以来,云南持续推进实施绿色铝产业发展三年行动,主动承接产能转移,持续拉长产业链条。截至6月底,云南已建成电解铝产能633万吨。上半年,全省电解铝产量238.39万吨、同比增长43.9%,绿色铝产业实现产值705.29亿元、增长35.4%,增加值增长23.9%。
“我省绿色铝生产已积厚成势。”王宁在调研时强调,要充分发挥绿电+先进制造优势,以商招商、延链升级、聚链成群,把绿色铝做成云南重要支柱产业。
联农带农 兴业富民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调研期间,王宁进乡村、走企业、访社区,与基层干部群众、企业负责人等深入交流。
富宁县新华镇安康社区是一个易地搬迁后多民族共居的社区。得益于当地区位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来自广西的一家企业在社区投资成立了云南裕方辉制衣有限公司。“我们正大力招录工人,主要吸纳易地搬迁群众等。”公司总经理曾春燕表示,目前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已投入运行,1500平方米的综合楼正在筹建,将致力于设计生产校服、民族服饰、工作服等业务。“我们办企业带就业,努力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曾春燕说。
“要鼓励支持招小商、招就业带动力强的商,为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王宁叮嘱文山州随行干部。此前,在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王宁就曾指出,要鼓励招小商。
政企携手共同创造就业,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
百度智能云(广南)基地是广南县引入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项目。近年来,伴随智能驾驶等运用日趋广泛,数据标注业务方兴未艾。在广南,一批年轻人与这项业务实现了“精准匹配”。“年轻人动手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只要静下心来做,可以保持较为稳定的收入。”七彩智能云(文山)科技公司负责人举例,今年23岁的本地人李乾贵就因业绩突出,荣获9月份“产值第一名”,拿到了一笔9000元左右的奖金。
“把握数据标注等新就业需求机遇,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王宁表示,要积极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让更多年轻人在家门口端上数字产业“新饭碗”。
秋雨后的六郎城村云雾缭绕,石板铺设的道路干净整洁,古色古香的小屋错落有致,村舍庭院的石斛盆栽映入眼帘......这座距广南县城约18公里的小村庄,因为嵌入旅游产业而实现“蝶变”。
“我们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联农带农发展石斛产业和旅游业。”广南县凌垭公司董事长周艺畅介绍了“联”的做法,一是建设生态观光景区并以此为载体,提供一批稳定的就业岗位,村民务工领薪金;二是带动村民发展餐饮、民宿、园艺等业态,生产经营挣现金;三是带动90户群众筹资入股凌垭公司,资产入股分股金;四是通过村企联动,拿出景区部分门票收入奖励群众,联动发展获奖金;五是整合涉农资金建设村集体项目,形成固定资产,集体经济得资金——“五金”拓宽了群众的致富门路。
“六郎城村属宝月关村委会,2014年,六郎城村在外务工人员256人,现在94人。”宝月关村党委书记李丽琼介绍,2023年,当地接待游客超过70万人次,村民吃上旅游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2.2万余元。
以石斛产业为切入点,把农民和农村资源组织起来,贯通一二三产,六郎城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旅居村。
调研期间,王宁对此充分肯定,强调要引进人才,引进先进理念和模式,创新组织形式,总结推广成百上千个“六郎城”、“土瓜冲”、“曼海村”,推动乡村旅居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打造“旅居云南”旅游升级版。
【记者观察】
链,在于环环相扣。产业链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是培育新动能的重要保障。文山州“建链”育龙头、“强链”聚园区、“补链”抓项目,在推动绿色铝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的同时,促进其与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进而加速形成产业集群,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迭代升级。
联,在于合作共赢。从六郎城到土瓜冲,再到曼海村,成功密码就在于“联合”,通过联人才、联思路、联资源、联资金、联项目、联运营,让小小六郎城迸发文旅大能量。同时,进一步启示:广阔农村各具特色,各地要打开思路、巧借外力“主动想”,整合资源、盘活资产“扎实干”,让农民得利、各方受益的“效果”更加凸显。
记者/孟奇 陶涛 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