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头条
  3. 正文

走“玉村” 看变化丨时代变迁中的平凡与精彩

—— 看今日“玉村”人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其发展变化是社会变迁的缩影,深刻着时代的烙印。在《云南三村》中,张之毅根据家庭情况和生活水平,依次将“玉村”156户人家分为甲乙丙丁四种户型,并从中选择了5户进行重点调查。84年后的今天,这5户人家在玉溪的后人已多达百余人,他们的生活如何?收入和消费怎样?未来有什么憧憬和打算?近日,记者重返“玉村”,对3户人家进行采访调查,展现“玉村”人家精神风貌,从中窥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家庭的成长奋斗。

个人命运与时代脉动

50岁的冯志坚是红塔区玉带街道中卫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也是张之毅在“玉村”做田野调查时的房东冯永安之曾孙。无论从哪重身份来说,都与《云南三村》颇有渊源。这些年,他总把《云南三村》置于床头并时常翻阅,他说:“书中记录了84年前‘玉村’的真实面貌,为我们了解当时的中国农村社会结构与变迁提供了宝贵资料。从中不但可看到尘封多年的家族历史,还可观照当下,指导实践,为下一步社区怎么发展提供指引和借鉴。”

时间回溯到20年前的4月20日,复旦大学教授刘豪兴秉承费孝通意愿到玉溪寻访“玉村”,偶遇在中卫社区工作的冯硕和冯志坚。交流座谈后发现,两人分别为张之毅当年重点调查户冯永安的孙子和曾孙。自此,冯志坚开始了解和接触《云南三村》。“在《云南三村》中,张之毅多次提到的房东家的三儿子就是我爷爷冯杰甫,但是爷爷在世时却从未跟我们提过这段历史。”冯志坚说。

在《云南三村》中,冯永安家被列为甲种户,有人口15人,有斥巨资建的三间四耳倒八尺的房子一所,农田1.34公顷、菜地0.14公顷。冯永安十分重视教育,8个儿子大多接受现代教育,因而外出谋生者多。岁月更迭,大儿子和七儿子在1949年前已先后离世。在世的6个儿子中,大多在外成家立业,目前留在家乡的只有长子、次子及三子的部分后人。三子冯杰甫育有冯颖、冯硕两子。其中,冯志坚的父亲冯颖曾在中卫社区四组担任小组干部近30年,1998年至2002年还担任红塔区政协委员。冯硕则在中卫社区担任居委会主任多年。

1996年,22岁的冯志坚到社区工作,2016年当选社区党总支书记。这些年来,无论是自身的小家庭还是社区这个大家庭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他看来,1992年兴建市场和1998年的大规模旧村改造是中卫社区发展史上两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兴建市场在集聚人气之时也为集体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旧村改造则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并为日后的房屋出租和酒店、旅馆等第三产业的兴起提供了必要条件。

据《中卫社区志》记载,从1998年起至2003年,中卫社区投资1.2亿元进行旧村改造,旧房拆除率达98%,新建住宅1025套、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从7.4平方米提高到87.09平方米。旧村改造不仅初步实现了住宅小区化,还实现了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的转变。

就是在这次旧村改造中,冯志坚家花费10万元建起了3层楼房。便利通达的交通条件和密集的人流量让妻子在家附近的蔬菜批发市场做起了早点生意。冯志坚育有一子,目前已经结婚,夫妻俩都有相对稳定的工资性收入。除此之外,全家的收入来源还包括集体分红和房租,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一路走来,冯志坚最大的感触是: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如果没有国家的好政策,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都将无从谈起,所以他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因为只有国家好,个人才会好。”

农民变市民的华丽转身

在中卫社区居委会对面的一条宽阔巷道两侧,十余家公寓、宾馆、酒店一字排开。其中,橙红色门头的遇见公寓便是冯荣兴家的产业。这栋5层小楼上面2层自住,底下3层被改造为酒店式公寓,十来个房间分为豪华单间和双人标间,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84年前,作为乙种户的冯荣兴的爷爷冯正怀是村里的保长,也是村里大规模租田雇工经营户,除了自家的农田和菜地外,还租进农田2.7公顷、典进0.17公顷,雇有长工和童工各1人,其经营兼劳作收益还要略高于甲种户冯永安家。

冯荣兴的父亲冯再宽是冯正怀的小儿子,抗战胜利后和几个兄弟合伙做烤烟生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玉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他开始在菜市场做蔬菜生意。1984年,冯再宽和亲戚一起承包了一年集体的中卫旅社,接着又继续做蔬菜生意,很快便成了村里第一批万元户。

活络的商业头脑和勤劳致富的思想在几代人中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1997年土地被征收后,正值壮年的冯荣兴也曾有过短暂的彷徨:“没有了土地,种了几十年的菜种不成了,日子怎么过?”还好,机遇立马就来了,中卫社区彩虹蔬菜批发市场成立,冯荣兴开始由普通菜农转型做蔬菜生意。无论刮风下雨,每天凌晨4点,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家附近的蔬菜批发市场,批发新鲜蔬菜再洗干净后用三轮车拉到窑头市场售卖,这一干便是10余年。这些年来,起早贪黑的忙碌除了养活家人,也让他积累了第一桶金。 

时间像呼啸而过的列车,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提速。昆玉高速公路、昆玉铁路、珊瑚路、中卫路、玉兴路等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中卫社区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愈发明显。2018年,社区进行危房改造,冯荣兴和儿子投资80多万元建盖了新房,又花了10多万元装修成酒店。“六七十元的房价还是比较受客人欢迎的,节假日和考试日客人比较多,平常就少一点,要是早开几年就好了。”说起自家的生意,冯荣兴多少有些错过风口的遗憾。

从种菜到做蔬菜生意,再到建房开酒店,69岁的冯荣兴吃了不少苦,也实现了从农民到市民的华丽转身。现在他每天除了做些酒店清扫的活计,其他时间都是逛周边市场和公园。多年的艰辛让他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10个指头早已肿胀变形。他总说:“我们这一代人吃过苦也享过福,现在国家政策好了,我除了有国家和小组给的养老金,年底还有集体分红和社区慰问金。日子好过了,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健健康康多活几年。”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七星街是中卫社区的主要进出道路,9米多宽的道路两侧楼房林立、店铺云集,中卫社区的5大专业市场大部分就集中在七星街和彩虹路上。在彩虹家私广场正对面,4层的小楼便是张兴荣家。只见一楼的临街铺面一分为二,一边以每年2万元的价格出租给别人卖农资,一边则悬挂有清泉桶装水经营部与和美便利店的招牌。

张兴荣是丁种户张忠汉的孙子,在《云南三村》中,木匠张忠汉21岁,是无田无地的赤贫农户,一家五口一直居住在破旧低窄的蜗居房中。因此,居者有其屋是几代张家人共同的夙愿。20世纪70年代,张忠汉还健在,张兴荣的父亲张家禧曾对占地35平方米的二层土木结构老房进行翻盖,土基是自己拓的,所用木头都是他到山上采伐而来,没有花多少钱。1996年,家里花费5万多元建起了1幢占地面积80平方米的3层楼房,因为建房欠债,迟迟未能装修。两年后,伴随着大规模旧村改造,张兴荣家迎来第三次建房机会。“当时父亲的想法是不建了,因为家里还有欠债,已经完全拿不出钱了。”张兴荣回忆说。

那一年,张兴荣18岁,已经跟随亲戚在昆明打工2年了。靠着在昆明承包停车场辛苦攒下的1万元和亲戚朋友的借款,他挑起了建房的重担。这一次,以抽签确定建房位置,张兴荣很幸运地选到了位置不错的彩虹家私广场对面,因为资金有限,仅建了2层,之后又陆续翻盖了2次,前前后后花费10万元左右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也正得益于房子,2006年,经人介绍,张兴荣认识了马桥姑娘杨丽萍,并于2个月后结婚。“我们算是一见钟情,我就看上他有闯劲,年纪轻轻就外出谋生。我嫁过来的时候,他家真是一穷二白,他只有三身衣裳。我来之后给他还过3次共计18000元的债,这些都是建房时欠下的。”杨丽萍说。

在《云南三村》中曾提到玉村人口的迁出和外流,贫苦户因有种菜技术而具备了到外县谋生的条件,而富户则迁往附近县城以求经济上更发展、生活上更安全舒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始终蕴藏于玉村人的血脉肌理之中,80后的张兴荣和杨丽萍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二人成婚后,张兴荣在亲戚家的厂子里上班,杨丽萍则在城里开美容院,日子虽苦,但有盼头。疫情之后,张兴荣的班上不成了,杨丽萍的美容院生意也不景气,两口子又利用家里的铺面开起了桶装水经营部和便利店,在而立之年开始了他们的二次创业。

“我相信人穷不怕,只要思想莫穷,一直努力往前冲,日子就会一步一步往上走。”张兴荣说。杨丽萍则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小卖部每年的收入1万多元、桶装水销售收入3万多元、集体分红每人11500元,再加上2万元的房租,一家五口的年收入有10多万元。除了每个月给老人500元,他家最大的支出是女儿的教育费用,每年在2万元左右。“女儿现在上高三,我们最大的希望是她能考个好大学,将来能有份好工作。”杨丽萍告诉记者。1940年的玉村,只有比较富有的甲、乙种户才有接受教育的可能,而在84年后的今天,靠知识改变命运俨然成了大家的普遍愿望。(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耀华  李文雯)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曾梦琪   审核:张志云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