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非遗传承
  3. 正文

一幅民族融合的多彩画卷

——通海高大乡傣族传统文化习俗小记

通海县高大乡位于通海县城南部,曲江河流经该乡,这片土地孕育出独特的风土人情,汉族、傣族、彝族等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里交融,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民族画卷。曲江河的水,犹如一条生命的丝带,缓缓诉说着这里的过去与未来,诉说着各民族先辈迁徙的历史,见证了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共生共荣的和谐景象。

位于通海高大境内的土林巍峨壮观。

位于通海高大境内的土林巍峨壮观。

先祖的由来

高大乡在明清时期称“六村坝”,在民国时期称“南路镇”,世居民族有汉族、傣族、彝族、哈尼族等多个民族,这里是通海县傣族主要聚居地。高大乡的傣族历史悠久,其村寨主要分布在曲江河及其支流路南河、库南河两岸,主要有乌刀村、阿尼坊、野猪坝、阿板村、白泥山、姑娘村上下寨、槽子村、大寨村、高寨村等,还有部分傣族与彝族、汉族杂居在高大乡的其他村寨中。

说到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傣族,他们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那时的傣族先民辗转迁徙,最终落脚于此,开始了河畔的田园生活。

据《阿板村白氏碑文》记载:“我白氏原籍榨甸,姓张,因避难而入六村(高大乡),落籍于阿板寨……自万历至今,人传九世,而始祖以来,入乡从俗,易姓为白。”这段历史,不仅记录在阿板村的白氏碑文中,更传承于村中傣族群众心中。另外,据通海当地相关文献记述,高大乡姑娘村的陶氏先祖是明代从勐海迁来的,遇到一家姓白的,说是一家人(同是傣族),先祖就和白家姑娘结婚,后裔一直繁衍至今。

此外,记者在通海当地文献中找到了这样的文字:“通海傣族中也有少部分是从汉族融入的。老毛村的钱姓,明洪武年间入滇,先落籍河西石山嘴,万历年间迁移至老毛村(老茅村)。代办村的阮姓、高寨的普姓也是随沐英入滇的‘南京应天府’人氏,历经数百年与傣族共同生活,融合成了傣族。傣族中白姓最多,迁入通海的历史较早。”

这些记述不仅揭示了傣族在高大乡悠久的历史源流,也反映了各民族之间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民族文化的交织与融合,共同塑造了高大乡独特的文化风貌。这种交融不仅体现在传统习俗中,也在传统节日和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文化的交融

通海的傣族由于人数较少,居住分散,长期与彝族、汉族杂居,各民族文化习俗不断交融,所以傣族在语言文字和传统习俗上也与彝族、汉族相似。这种交融使得傣族文化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貌。

其中,在婚嫁、丧葬和服饰等方面,傣族的习俗大致与彝族和汉族相近,但在细节上仍保留着本民族的特色。例如,傣族婚俗多与彝族相同。傣族青年男女间的交往较汉族自由,青年男女通过跳乐相识相爱,在得到双方父母同意后,即请媒人正式说亲,然后举办“吃小酒”“吃大酒”仪式,然后完婚。而在彝族婚俗中“吃小酒”就是订婚的意思,称“过大礼”为“吃大酒”。在传统丧葬方面,傣族实行木棺土葬(现改为火化后葬于村级公墓)。妇女死后,其家人要先到其娘家门口将松枝插于大门上以示报丧,娘家人不到不得入棺。坟地的选择,重视风水,杀猪宰羊,花销很大。其他与汉族、彝族大同小异。

在服饰上,清代时傣族妇女盘发于顶,成铜罐发型,下穿筒裙。清末民初时,筒裙改为扭裆裤,裤脚边镶三道花纹。男子服饰与当地彝族相同。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将头发辫绕于脑后,用黑色纱帕包裹,上身穿素色满襟宽袖衣,下穿宽裤脚扭裆裤。衣服边和开襟处绣花纹图案。上衣外套领褂,领褂一般置备两件:一件蓝色,劳动时穿用;一件黑色,节日、做客、上街时穿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妇女一般都备有本族服装和汉族服装,视情况而穿着,男子服饰则与汉族相同。

神秘的“祭竜”

高大乡的傣族不仅在服饰文化、婚丧习俗上与其他民族进行交融,在传统节庆等方面也有融合演进。这种融合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火把节等节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都与汉族、彝族相同,独特的节日是“祭竜”,而“祭竜”彝族亦有之。

据了解,以前在傣族村寨中都设有竜房,竜房中供“竜神”牌位。“竜神”有五位,分别是太平之神、五谷之神、六畜之神、村务之神、乡规之神。“祭竜”一般春节进行,大年三十晚上,村寨东、南、西、北、中会布置竜笆,并派人守竜,第二天由本村有威望的老年男子掌祭,并杀猪宰鸡。其中,猪头、猪脚作为祭品,猪耳朵上戴耳环,猪脚上戴镯子。另献糯米饭一碗,饭上放一枚熟鸡蛋,蛋的四周插鲜花,以示对“竜神”的敬意。村中男子都可参加“祭竜”并分吃祭品,妇女不得参加。“祭竜”当天早上,外村人看到村口的竜笆,即止步,不进村。如犯禁,即为闯竜,要受罚。此外,村中当年生男孩的人家,要送猪头一个、米酒一盆、白酒若干;生女孩的人家只送米酒一盆给祭竜的人享用。新中国成立后,这些礼俗照旧,只在祭竜时增加文娱活动,如耍狮、唱花灯等。

另外,春节正月初一,妇女不挑水、不洗菜、不做饭等,同时也不使用刀、针等工具,以此表达对女性的尊重。这些传统习俗的沿袭,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多元文化的融合。

而这种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不仅促进了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也为高大乡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多元文化的滋养下,如今一些傣族群众也传唱起了彝族山歌,在对外展示高大乡丰富文化内涵的同时,进一步传承地方文化,展现中华民族大家庭多元共融、和谐发展的画卷。(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顾世丹)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刘玉霞   审核:张志云   终审:攸莉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