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玉溪史话
  3. 正文

大黑冲:多元文化交融的中国传统村落

通海县里山乡大黑冲村位于通海、华宁、建水三县的交界处,东接华宁,南连建水,在古代交通四通八达,是连接滇中与滇南的重要交通枢纽。此地,彝族、汉族、傣族等多个民族世代和谐共居,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孕育出独特且丰富的民俗文化,成为通海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大黑冲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成为历史传承与多元文化交融的宝贵遗产。

宁静的大黑冲

驱车驶离繁忙的都市,驶入大黑冲,便能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古朴。大黑冲道路蜿蜒曲折,两旁老宅与现代民居错落有致,形成新旧交融的景致。大黑冲地处通建高速北侧,坐落于山脚下。民居沿山脚分布,背靠山体,面朝农田。村内道路自然形成,民居造型古朴自然。村落周围被农田和山林环绕,颇具山村田园风情,是典型的山地村落。

清朝初年,大黑冲的先辈们因原居住地自然灾害频发,搬迁至此,开始了艰难的建设过程。他们修屋建宅、铺路架桥、开荒种地、引水固渠,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用勤劳的双手改善了生活,使这个偏远的小山村逐渐繁荣起来,形成了如今大黑冲的村落风貌,并保留了400多年前的村落格局。

行走其间,旧时的痕迹大多被隐没于现代的喧嚣之下。然而,老宅斑驳的墙面,以及旧时的石阶仍透露着岁月沧桑。村民虽身着现代服饰,但言谈举止间,依旧透露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当地人李忠义说:“关于大黑冲的历史,当地文献中并无过多记载,大多保存在了老一辈人的记忆中,但这些记忆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模糊。如今,很难有人能讲清那些久远的往事了。不过,我们依然延续着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珍视这片土地,守望相助。”

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的大黑冲,在当地政府的保护下,正努力挖掘和传承地方文化,并在传统村落范围内,对老民居进行了保留、修缮。同时,对整治类和拆除类民居,按照传统村落外观等要求进行统一拆除、建盖。在推进过程中,如今有22所老宅得到保护。

先辈的源流

虽然,生活在大黑冲的彝族民众无法说清自家先祖何时迁徙至此,但由于里山乡是通海彝族较集中的聚居地,因此,从通海彝族的历史源流中,便可窥见大黑冲彝族的文化传承与由来。

据相关文献记述,彝族是通海县内历史悠久的一个世居民族,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称谓。例如:汉、晋时期称为“叟人”,唐、宋时期称为“爨人、乌蛮”,元、明时期也有不同的称谓。而通海里山彝族自称“聂苏婆”,属彝族聂苏支系。

明朝时期,由于朝廷要巩固对云南的统治,大量军队进入云南,在扫清元朝在云南的残存势力后,很多军士便落籍云南各地,在巩固边疆的同时,与当地人共同劳作、生活。当大量军队进入通海并在通海屯垦时,随军而来的军士与当地彝族及其他民族开始融合。其间,有彝族融于汉族的,如长河村彝族普姓改为汉族溥姓;有汉族融于彝族的,如水塘村陈姓,其原籍福建漳州南靖县,落籍水塘后改为彝族。

李忠义回忆道:“李姓在我们这里算是个大姓,听长辈们说,以前我们彝族先祖是从外面来的,究竟是从哪里来我们就不知道了。不过,先祖曾在我们这里的下打马坎落脚。后来,随着族人的不断增加,又逐渐向四周扩散。”

新中国成立后,通海彝族群众展现其诚实、直率、勤劳的性格,与各民族携手并进,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为推动彝族山区经济和文化繁荣贡献着力量。

文化的传承

在大黑冲彝族村民世代繁衍中,文化在岁月的洗礼中得以传承,并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服饰、山歌、祭祀活动等,皆展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大黑冲的彝族在现代社会中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魅力。

服饰上,通海彝族男子服饰,各村寨大同小异。民国时期,一般内穿白色衬衣,外罩黑色小褂,小褂饰两排银币作扣,银币的多少象征主人的富裕程度。冬天多穿羊皮袄,下穿宽裤脚扭裆裤,腰系绣花腰带。新中国成立后,彝族男子服饰逐渐改变,如今和汉族男子服饰基本无异。而妇女服饰则因地域不同有“喜鹊帽”“三道红”和“黑包头”之别。其中,“三道红”则是大黑冲所处的里山乡,以及高大乡等地彝族妇女头饰的标志。

所谓“三道红”,就是姑娘没有成婚时,头发梳成两辫,配上假发,盘发于顶,发辫扎四道红色头绳,以青纱帕罩发,露四道红于脑后,脑门箍上长方形镂花银片,或以花头巾包扎于外。婚后则两辫合一,改扎红头绳三道,其余与未婚时相同,因此有“三道红”之名,也称“四平头”。衣着蓝布大襟衣,外罩花边褂子,腰系银链围腰,下穿镶花宽裤脚扭裆裤。这种独特的服饰文化,不仅体现了彝族人民对美的追求,也蕴含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尊重。

此外,在节庆方面,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和汉族基本相同。最具民族特色的是“祭竜”和火把节,这两个传统节日和很多地方的彝族过法基本一致。

在文化的传承中,作为滇南彝族四大腔之一五山腔发源地的大黑冲,将这一独特的山歌文化传承至今,并打造成当地文化的一大亮点。这些古老歌谣,不仅唱出了彝族人民的生活情感,也成为人们沟通古今的桥梁。如今,为进一步传承好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当地建起了五山腔传习馆,使古老山歌的韵律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五山腔已跨越了民族的界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成为当地彝族、汉族等共同传唱和发扬的地方文化,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文化财富。(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顾世丹)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刘玉霞   审核:张志云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