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时政
  3. 正文

湖外水资源循环体系初见成效

江川区实现“五位一体”工程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良性互促

随着“三湖”保护治理进入攻坚期,怎样减少入湖污染、优化湖外水资源布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统筹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为历史交给玉溪市和沿湖三县(市、区)的一道必答题。

202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刻总结治湖经验,高位推动集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用水灌溉、高效节水水利、高标准农田改造引水、高效林业发展用水“五位一体”的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性工程。通过构建拦截、抽提、调蓄、灌溉和管理五个体系,使初期雨水、农田尾水、回用中水等水资源在湖外循环利用,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提升”。

在一年多的工程建设中,江川区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像建电网一样建水网,用管局域网的模式来管水网,像管生活用水一样管农业生产用水”的要求,加快推动“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性工程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良性互动、相互促进,作出了“江川示范”。

1.0版到2.0版

湖外水资源循环进入用得好管得好阶段

19

用上“五位一体”工程的水后,常年缺水的雄关乡村民就能多栽一茬蔬菜。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冉 摄

冬日的早晨晨曦雾绕,江川区雄关乡上营村的一处菜地里生机勃勃。村民普兴念刷卡取水,田间喷灌头启动,水雾弥漫。“以前因为缺水,收完烟后田地就撂荒了。现在可以多栽一茬菜,又能多卖两三千块钱。”他笑着说,“以前浇水要自己去拉,10立方米一车的水,水费要150元到200元,不划算栽。现在刷卡用水,省事省钱多了。”

位于山区的雄关乡常年资源性缺水,虽远离星云湖,却在今年用上了星云湖湖外循环的水资源。11月,从星云湖南岸的雄关泵站抽提拦蓄带的农田尾水、初期雨水,翻过一个山垭口来到容量50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随后自流到雄关等9个片区作为农业生产用水。这些富含氮磷的肥水、废水,若流进湖中就是污染源,而对于山区农民来说则是求之若渴的农业灌溉用水。

玉溪市农水项目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现场项目负责人豆彦伟介绍,该公司负责雄关片区新建的9座水池、3座坝塘及到田间85公里管网、末端水表等工程施工,目前已完成70%进度。按照计划,“五位一体”工程最终将使星云湖流域常年干旱的雄关片区、安化片区2.6万亩山区耕地用水得到保障。

“用上‘五位一体’工程的水后,村民的劳动成本和劳动强度都降低了,土地产值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提升了雄关乡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为下一步培育、发展现代农业基地提供了重要的水源保障。”雄关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东说,“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个民心工程、改革工程、生态效益工程。”

18

星云湖雄关3号高位水池为雄关片区提供了农业灌溉用水。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冉 摄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星云湖“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性工程完成了前期“拦得住、蓄得好”的硬件设施后,已经向“用得好”转段,从1.0版本进入2.0版本。雄关、前卫、安化一级泵站已通水运行,安化二、三级泵站已完成主体建设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建成3个高位水池,完成输水主管网铺设38.2公里。今年以来,按照“初水回用、清水补湖”要求,发挥已建泵站作用,精准调度汛期雨水,抽提拦蓄带初期雨水376.36万立方米,调度清水补湖419.46万立方米。

把湖边拦蓄带的水用于湖外农业灌溉,近水远用、低水高用的设想已成为现实。

新灌区老灌区各有亮点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迈出新步伐

20

村民在村办公司为取水卡充值。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曾永洪 摄

有水可用之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势在必行。

江川区水利局副局长张小明介绍,该区从初始水权分配机制、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机制、工程运行管护机制、社会资本参与机制、群众全程参与机制等六方面着手,充分结合“五位一体”工程,实事求是、灵活多样地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水价如何定?“改革前执行水价每立方米1角钱,难以保障管理单位正常运转。改革通过成本测算、监审等程序调整了供水价格。坝区、山区成本不同、水价也不同,当地群众能接受。”张小明介绍。

谁来管水?江川区依据核发的水权登记证,合理分配使用定额水权,激发农户用水管理的积极性和节水意识。完善社会资本参与机制。采用特许经营权出让方式,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同时,探索“项目公司+村办公司(村集体组织)终端用水户”的合作模式,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最终,既要确保灌区可持续运行,也要保障农民种地收益。           

12月19日,记者在江城镇陈家湾村土地整治项目现场看到,数台施工车辆正在忙碌穿梭,大片土地已经平整出来。据玉溪市江川区星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李丛希介绍,该公司负责在此进行土地平整、田间道路改造、完善灌溉排水等施工,最终将呈现出1500多亩的土地改造项目,为下一步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打好基础。包括该片区在内,江川区正在实施雄关、前卫、安化等7个高效节水灌溉片区建设,完工后灌溉面积可达12.22万亩。

已经实施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茶尔山水库灌区正焕发出新活力。在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等已建工程基础上,江城镇翠峰村委会成立的村办公司负责日常运营管护。目前该村已有253户村民买卡用水,超过3000亩田地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据介绍,江川区共有耕地27.73万亩,2017年以来累计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15.33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90提高到0.525,农业灌溉年用水量较改革前减少1038万立方米,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群众用水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水、引水、用水、管水

良性互促正在形成

如今,“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解决了“截水、引水”的问题,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正解决着“用水、管水”的问题,二者之间的良性互促关系正在形成,也为下一步现代灌区建设和发展设施农业打下了基础。

玉溪市水利局副局长范文认为,现在江川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为保护星云湖、促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障群众用水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推广江川经验,争取每个县(市、区)都做出试点工程,示范带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深入持续推进下去。”他说。 

“‘五位一体’工程是一个系统的管护治理思维,重点就是统筹好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玉溪市三湖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与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有林介绍,工程已初步形成抚仙湖5条闭环线路、星云湖4条闭环线路、杞麓湖3条闭环线路,初步实现了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进入2.0版本后,将以灌区建设、发展设施农业为抓手,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升工程运行软件能力,推动“硬件建设”转向“软硬协同”。

据了解,按照“成熟一片、收取一片、整治一片”原则,今年全市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1.6万亩,已收费515.49万元,较2023年增长270%。截至今年11月,全市累计组织实施灌区、节水灌溉项目16个,完成投资4.74亿元,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20.28万亩。(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晓兰)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王雪峰   审核:刘燕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