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头条
  3. 正文

市人大常委会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玉溪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坚定,以行动自觉践行忠诚担当,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双向促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 建设坚强阵地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市人大常委会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政治能力,着力把常委会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决定的坚强阵地。

以“三个确保”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并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确保人大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及时修订人代会、常委会议事规则,规范议事程序,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修订常委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确保党组织推荐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地方国家政权机关领导人员。

以党的创新理论统揽和指导人大工作。坚持好“第一议题”,用活企业家走进人大讲堂、人大代表履职学堂、人大干部研讨课堂、车间地头现场课堂“四个载体”,形成覆盖常委会党组成员、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机关党员干部“四级联动学习机制”。坚持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前专题学习,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谋划人大工作、把准政治方向、领会标准要求、理清思路举措。

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坚持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党建工作一体推进,以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扛牢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每年召开党建工作会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做实“清廉机关”实践,建设“清廉委(室)”“清廉岗位”,自觉接受监督,筑牢思想防线。

践行使命担当 服务地方发展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始终。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鲜明导向,围绕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大局谋划党的建设工作,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动能。

在统筹推动中持续提供法治保障。对标城市建设管理新要求,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城市更新条例;对标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的新要求,制定出台《玉溪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用法治方式保障饮用水安全;对标“三湖”保护治理新要求,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做好“三湖”保护条例修订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自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共制定8部地方性法规,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立法,以高质量立法促进玉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高效能监督中推动工作落实。近年来,玉溪市人大常委会持续通过专题询问,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重大关切进行监督。以“市委所谋、发展所需、群众所盼”作为选题方向,先后对全市全域现代化水网建设情况、“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推行林长制督查森林防火实施情况、全市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情况、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等开展专题询问,推动解决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以及群众用水、养老等民生问题。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2次、专题询问5次、质询1次、专题调研22次,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83项。

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人大代表根植群众的天然优势转化为履职为民的实践优势,常委会组成人员与211名基层市人大代表保持经常性联系,各专(工)委对口联系50名人大代表,各级人大代表联系2万余名群众,人大工作更接地气。坚持政府领导领衔办理、承办单位归口办理、各专(工)委对口督办、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工作机制,2023年代表建议解决率比上年提高7.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2024年代表建议解决率达77.45%,比2023年提升5.9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中心,新建、改建代表之家10个、工作站76个、联络室579个。2019年以来,共组织代表到“家”“站”“室”开展活动6万余人次,接待群众8.2万人次,收集民意2万余条,转化为代表建议8000余件。

牢记实干笃行 展示人大风采

持续激发党建活力。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重点企业、产业链专班等开展学习观摩,邀请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人大代表等开展党课、专题讲座,在“走出去”与“请进来”中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坚持共建共享共学共促原则,将机关党建文化阵地和代表之家、荣誉室“三位一体”有机融合建设,打造智慧化、沉浸式、系统化、品牌化的机关党建文化阵地、代表履职之家,擦亮党建品牌,推动机关各级党群组织和党员群众在比中学、在学中思、在干中悟。

持续深化“两个革命”。在全市率先出台“两个革命”实施方案,制定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二十条措施,各委(室)、科室以“我们承诺”坚定信心、以“我们践行”化作行动。在立法联系点“1234”模式中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新路径;在学习“浙江经验”中彰显人大新学风,探索调研新模式;在全市率先制定“两转一强一提”大讨论方案,加强干部职工作风建设,人大履职呈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持续抓好队伍建设。紧扣着力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高素质人大干部队伍目标要求,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参加争当高质量发展标兵、争创服务群众标兵“双争”活动及“亮晒比拼 争先进位”等实践活动。把工作中形成的先进典型、经验做法和各级通报、领导批示等情况作为“四强”党支部、“四好”党员、优秀公务员、“清廉岗位”建设的重要指标,持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大力营造真抓实干、比学赶超、创先争优、建功奉献的浓厚氛围,推动党建与业务在履职明责上深度融合,在实干笃行中展示人大风采。(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黎)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刘玉霞   审核:刘燕   终审:马儒文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