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舒适的气候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吸引着众多旅居者。
冬日恋曲,元江等你。在全省做实打响“旅居云南”新品牌的过程中,到元江泡温泉、烤太阳、吃水果、过暖冬的鲜明旅居特色,正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升,旅居这一融合了旅游、休闲、生活的新型度假方式正在兴起。元江县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从“过客”变“常客”。在云南的众多旅游目的地中,元江成为一颗备受瞩目的旅居新星。截至目前,在元江旅居的人员近3万人,预计今年有望突破8万人。
气候舒适交通便利
旅居元江火爆
寒冷的冬季,当北方大地被冰雪覆盖时,元江依旧阳光明媚,大部分时间都是晴朗天气。温度适宜,温差不大,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让元江成为冬季避寒养生的热门选择,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享受温暖的阳光与舒适的气候。
“元江属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县城年平均气温24.1℃,终年无霜,冬季平均气温20℃,全年只有夏天没有冬天,被称为内陆版‘三亚’。”元江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谢冬梅介绍。
元江县地处昆曼国际大通道、楚河经济干线、泛亚铁路东线和中线交会处;中老铁路、G8511昆磨高速、S45永金高速、G213线等穿境而过;元江站离县城中心仅15公里,每天经过元江的动车平均每半小时就有一趟,从昆明出发,乘坐动车1.5小时左右就能抵达元江。在元江县城,共享电动车随处可见,方便游客穿梭于城市的每个角落。发达的交通网络让游客能够轻松抵达元江,为旅居生活提供了便利。
近年来,元江县旅居热潮呈现火爆态势。2024年,元江接待游客486.2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53.55亿元,这一数字直观展现了元江在旅居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完善基础设施
整合有效资源
寒冬时节,元江县各个旅居点热闹异常。旅居者居住的热门小区绿树成荫、温馨整洁,让旅居者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水畔房车营地、依江风庄园房车营地等11个房车营地也成为旅居者的“心头好”,这些营地凭借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了众多房车爱好者停留,享受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好时光。
据介绍,元江县围绕“一体两翼四线两环”文旅产业规划布局,将旅居产业规划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紧密结合,全力打造“康养城、旅居村”。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元江创新提出了“县城就是一个景区”的理念,通过“通泰、润城、增绿、布景、更新、融文、植业”七项举措,大力提档升级市政基础设施。县城打通了9条“断头路”,拉伸城市“骨架”,让交通更加顺畅。同时,新建、改建了35个承载历史文化底蕴且集生态、健身、畅行、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口袋公园,让城市与城郊、公园与田园完美融合,极大地满足了旅居群体“住在云南”“留在元江”的需求。
在乡村规划建设方面,元江突出“好在、好用、好发展”的规划理念,以县城周边者嘎、打炭、那路特色村落景观业态提升为引领,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热区花果资源优势,推出了丰富多样的花果采摘系列农事体验活动。打造了以李和才故居、哈尼云海梯田、棕扇舞、传统村落等特色亮点为主的“元江周边游”系列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形成了“县城辐射、多条线路、风景各异、城乡呼应”的乡村旅游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效带动了当地食宿发展和农副产品销售,还为旅居群体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新体验、新生活、新记忆”。
“资源整合是元江推动旅居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谢冬梅告诉记者。元江县积极盘活房产资源,在城区盘出了2729套商品房,并引导企业加快装修改造,构建可租可售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推行“好小区”建设,引导县城及周边群众改造完善闲置的386栋(套、户)自建房,盘活1636间出租房。进入冬季以来,这些出租房一度处于“动态爆满、一房难求”的状态。
积极引导住宿业经营主体改变传统营销模式,推行可长可短营销模式,全县173家酒店(宾馆)的4551个房间入住率达82%以上,4800余名旅居者选择长期租住。目前,元江县城酒店入住率持续攀升,红河谷热海酒店、栖霞山温泉花园酒店、热都精品酒店等热门酒店,客房出租率达88%以上。
引进连锁企业
提供专业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元江县在旅居服务模式上也大胆创新,以满足不同游客的多元需求。四季锦府小区成功引进耐心养老和艾住康旅两家连锁企业,通过租赁方式发展旅居产业,提供专业、贴心的养老旅居服务。南门鑫城公寓则自主打造家居式旅居环境,推出长短租赁相结合、吃住娱一体化服务,让游客仿佛置身家中,享受全方位的舒适体验。傣乡巾帼元江康养院创新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养老服务,采取公建民营方式,盘活原康养院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养老选择。目前,元江县城已形成四季锦府、南门鑫城、傣乡巾帼、红河谷热海4个旅居人群主要聚居区。
下一步,元江县将继续围绕“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定位,充分发挥“热区、通道、绿色、多元”的优势,持续在环境提升、业态布局、品牌打造、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发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居,让更多人从元江的“过客”变成元江的“常客”,真正体验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何超/文 曾永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