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玉溪史话
  3. 正文

史海钩沉|提倡文教的晚清知县左维琦

□ 赵宏武

左维琦,清代同治年间出任新平知县,民国癸酉版《新平县志·宦绩传》评价他“时当乱后,竭力提倡文教”,指出他为新平县的教育作出了贡献。

“提倡文教”这句简略评语,在光绪《新平县乡土志》又有较为详细的表述:“自遭兵燹后,士气索然。同治十三年,四川左维琦任知县,筹资整理,加意文教,士气方兴。光绪初,江西彭祖诒、湖北秦述先任知县,禀请膏火,提浮款,继加整顿,学校重振。”

在民国癸酉版《新平县志·诗文征》中载有新平贡生李朝相颂扬左维琦政绩的诗作《左侯德政》,并附了一段序文:

公讳维琦,号象韩,贵州麻哈选拔,所治皆著循声,癸酉(同治十二年)、甲戌(同治十三年)在新平任。有桂香书院,历乱废弛,公亟为整理,筹膏火,给课米,主讲席、辞馆金,文风复振,士民称颂。

其一

乱后培书院,循良卓不群。

新民期至善,平地重斯文。

黄卷青灯励,春风化雨熏。

人才归作育,教泽有余芬。

其二

丹桂何年折,馨香左氏推。

树佳希蓄养,花好赖培栽。

桢干群英望,诗书众妙该。

民风求返璞,善气作新来。

左维琦,不仅“筹资整理,加意文教”,还筹资将东磨渡口改设为“义渡”。民国癸酉版《新平县志·大事记》记载:“清光绪三年,知县秦述先率绅士王卿等继续前任左(指左维琦)捐资改设东磨义渡,并置田租百余石,以作工食岁修之费。”书中还引用了光绪《续云南通志》一段文字:“东磨义渡,在城西北一百六十里,向系私渡,行旅苦之。清同治十二年知县左维琦、光绪三年知县秦述先率士民王卿、普承运、周凤第、周凤英等先后捐资,改设义渡,并置田租百余石,以作工食岁修船只之费。”

按光绪《续云南通志》的记载,左维琦任新平知县的时间为“同治十二年”,而民国癸酉版《新平县志·知县职官表》记其籍贯为四川,履历为举人,同治十三年署。另据上文李朝相诗作《左侯德政》的序文所记,左维琦同治十二年即在新平任职。显然县志的知县职官表有误。经笔者查询,左维琦祖籍江西,当时的户籍为贵州麻江。民国癸酉版《新平县志·知县职官表》表的相关信息应更正为:“左维琦,贵州,拔贡,十二年署。”

关于左维琦生平,记述较为详细的是民国戊寅版《麻江县志》卷十六:“维琦,字象韩,道光己酉拔贡……庚申佐军宜良,摄县事,虽军书旁,午日必聚诸生书院,讲求正学。事靖,得久任。甲子改署广通,倡修文庙,有弦歌之化。继署罗次、新平,均在兵燹后,维琦劳之来之,修书院,筹膏火,轻徭薄赋,士民咸奋。乙亥恩科,调外帘官。丙子署南关厅,丁丑改镇沅直隶州,卒于官。”

清代知县左维琦的名字,曾经列入新平文庙(学宫)的名宦祠。其在新平任职期间相关的实物很难找到了,清代石刻《文昌阁龙王庙祀田记》即其中之一。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刘玉霞   审核:刘燕   终审:马儒文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