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法治玉溪
  3. 正文

发挥优势 整合资源 协同共治

玉溪警方深化“警务融治”提升治理质效

当前,随着我市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的强力推进,玉溪市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综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优势,从信息、防控、调解、普法、便民等方面积极融入各级综治中心工作,实现警务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推动法治玉溪建设。“综治+警务”平安效能日益显现,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9

  加强日常巡逻。  

下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先手棋”

“双方都有过失,邻里乡亲的,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不值得,互相包容一下……”3月12日,一起因“鸡犬不宁”引发的矛盾纠纷在易门县公安局龙泉派出所民警的调解下化解。当天,龙泉派出所接到李某报警称,自己鸡圈里养的几只鸡被邻居肖某家的狗咬死,双方因赔偿问题发生激烈争吵。龙泉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李某的鸡圈勘查,又到肖某家狗棚查看,发现狗棚里还存留未吃完的鸡。

10

 听取群众意见。

“你家的狗未拴狗绳,跑出去把老李家的鸡咬死了,存在管理不当的问题;你家的鸡圈不关门,存在疏忽大意,双方都有过失……”经过民警开导调解,肖某主动向李某道歉,双方握手言和,肖某当场向李某支付了赔偿金。

“群众发生矛盾纠纷的第一反应是报警,像这样冲突不大、风险隐患不高的矛盾纠纷,民警尽量在现场解决。”龙泉派出所教导员曾芳说。

11

 现场调解土地纠纷。

矛盾纠纷调解是基层社会治理中最常见、最烦琐的工作。民警耐心细致调解,许多鸡毛蒜皮小事就地解决。如果遇到矛盾激化、风险叠加或者一些非警务警情的矛盾冲突,民警及时上报综治中心,由综治中心统筹相关部门人员共同开展调解工作,社区民警全程参与。这种“1+N+N”矛盾调处工作机制已在玉溪市全面铺开,目前易门县已完成县、乡两级综治中心“进驻”公安机关,让综治和警务工作更加联系紧密。

近年来,玉溪市公安机关基层派出所充分发挥信息优势和群众基础,认真梳理日常发现的矛盾风险,做好排查监测和分析评估工作,积极与综治中心联动处置,下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努力实现矛盾风险全要素可控、全链条管理。澄江市公安局右所派出所对重复三次以上报警和超期未化解纠纷类警情进行筛选,并及时上报综治中心,由综治中心统一派单,做好疏导和调解工作,争取早发现、早预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防止矛盾激化。

25名民警兼任综治中心副主任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前沿。今年初,玉溪市制定了旨在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玉溪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作为基层治理的主力军,玉溪市公安机关主动作为,按照“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的定位,在前期下派23名市局机关民警下沉社区担任社区民警的基础上,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于今年2月再从市局和各分局选派25名科级及二级警长以上民警到乡镇挂职副书记兼乡镇综治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任务是落实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风险排查化解、普法强基等工作。

11

 现场调解矛盾纠纷。

短短两个月,这些走出机关办公楼的民警脚踩泥土、朴素转身,成为奔走在田间地头、村头村尾的乡镇干部。每天,他们关心的是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没有、普法强基效果如何、多年的矛盾纠纷症结到底在哪里……刚到兴蒙乡综治中心任职的通海县公安局民警肖蓝云深感履新不易,虽然自己原来在公安法制部门工作,但面对群众的各种求助和纠纷,涉及的法律法规太广,还需要加强学习。下派澄江市九村镇综治中心的玉溪市公安局民警马道利是此次公安机关下派挂职干部中唯一的女性,她到任后,积极协调九村镇安装100个监控设备,落实学校、医院、集贸市场、村(社区)等重点部位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基层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有时候在沟通和配合上有难度。但看到自己的思路、想法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体现,说明我们的工作是有成效的。”从玉溪市公安局走马上任新平县新化乡党委副书记、综治中心常务副主任的李招强这样说。

集中力量办“小”事

新化乡是玉溪较为偏远的乡镇,该乡将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整体搬迁至派出所集中办公,打破人员边界,集成综治力量,实行大中心制。三个部门共20人由综治中心主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分管负责、统一调配,平时各履其职,战时统一调度,实现了人员、资源、职能和工作整合,特别是与派出所的信息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2月17日,派出所接到报案,白达莫村电烤房被盗。接到报警后,综治中心立即部署,兵分两路:一是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抓捕嫌疑人,二是综治中心立即通过微信群,组织村组开展自检自查,做好防范工作,之后该村再没有发生被盗情况。

小偷小摸、邻里纠纷,生活中这些小事,如果不及时跟进了解和组织调解,往往会酿成人命关天的大事。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各地派出所主动加强与综治中心联动配合,采取联排、联查、联调、联治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各种矛盾纠纷进行梳理,建立“点对点”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同时,凭借自身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公安机关提供更多的法律依据和专业调解意见,积极引导当事人依法反映诉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13

  社区民警向群众了解情况。

新化乡六竜村的马氏两兄弟2000年共同出资修建了一栋房屋,因建房资金产生矛盾纠纷,经多次化解均未成功。今年3月19日,弟弟报警称哥哥用石头砸其石棉瓦屋顶,差点出人命。派出所出警了解情况后,3月20日,新化乡组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联合开展调解,最终化解了两兄弟间的纠纷。

新化乡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不到两个月,共成功调解7起纠纷,其中陈年纠纷5起。

“综治+警务”提升治理效能

易门县在全市率先实现县、乡两级综治中心与公安机关合署办公,县综治中心整体迁入县公安局办公区,实现纠纷调处、法律咨询、信访接待等功能“一厅通办”。7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全部与派出所“同址办公、同频调度”,形成“15分钟应急响应圈”。通过阵地前移、力量整合和机制创新,以“综治+警务”协同共治的新模式,为平安建设注入强劲动能,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综治+警务”机制运行以来,该县县级派单处置效率提升40%,16件“老大难”问题实现清零。

14

   走访民情

“综治+警务”机制让基层治理工作有了坚强的治安后盾,也让公安工作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不仅仅是矛盾纠纷的调解,公安机关不定期的“拉网式”“地毯式”清查,全方位、多渠道普法宣传,重点区域和时段的巡逻防控等都是综治工作的重要一环。此外,公安机关在“破小案”“做小事”“护民生”工作中同样彰显着基层治理的公安担当。

15

  开展防火检查。

一段时间以来,澄江市城区的部分广场、商场、夜市、KTV噪声扰民现象突出。澄江市公安局凤麓派出所对辖区噪声投诉类警情及时指派社区民警前往处置,同时积极协调环保、城建等部门开展联合整治,下达整改通知,明确整改期限。2024年,共下发整改通知书30份,推送噪声提示信息80余条,从源头上遏制了噪声污染,让群众“静”享美好生活。

红塔区玉带街道综治中心在探索基层“雪亮工程”建设中,整合包括公安在内的现有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对辖区社会治安问题突出区域基本实现24小时视频监控,同时与公安机关社会治安日常巡逻相互“借力”,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安管控能力,辖区治安案件、刑事犯罪明显下降。

目前,玉溪市乡级综治中心到派出所同址办公的已有36家。有了警务工作的强大支撑,大大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通讯员 黄华 图片由市公安局提供)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曾梦琪   审核:张志云   终审:何志刚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