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县华溪镇是全国闻名的“柑橘之乡”,每年柑橘收获季都会迎来众多客商和务工人员。为守护好这个年产值近5亿元的柑橘产业重镇,华宁县公安局坚持“警务围着产业转”,2022年12月,当地公安、司法、综治等部门联合在云南华宁邦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分选厂设立了“小桔灯”调解室,在7个主要分选厂设立了“小桔灯”流动调解站。从此,这盏“小桔灯”成为客商和务工人员心中最值得信任的“平安灯”。
“小事不出柑橘园,难事不离调解室”
“小桔灯”调解室建立的初衷旨在第一时间为客商和务工人员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为确保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华溪派出所牵头组建了“民警+网格员”专业调解团队,并吸纳了24名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客商代表担任调解室的“平安顾问”。
派出所将社区警务工作融入柑橘生产、销售、运输等环节,构建起由“公安主导、行业自治、多方联动”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社区民警对每一起涉农纠纷隐患,实现了及时预警、及时介入、快速处置。两年多来,共为务工人员化解涉柑橘类纠纷89起,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小事不出柑橘园,难事不离调解室”成为客商和务工人员的普遍共识。
“每起涉农纠纷背后都连着民生,我们既要当好执法者,更要做好服务工作,我们的民警是调解员,更是宣传员。”华溪派出所所长杨华说。
2024年10月,在华溪某果业公司,30多名工人与用工企业就装果单价问题发生激烈争执。民警闻讯后迅速赶到现场,经过12小时耐心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纠纷得以化解。
“这里的民警不仅懂法,更懂民心”
2024年8月,在华溪镇小寨村,一起纠缠30年的土地纠纷画上了句号。社区民警肖斌带领“小桔灯”调解团队先后9次实地勘查,联动农业农村、司法、综治等部门多次召开联席会,耐心宣讲法律知识,在各方齐心推动下,最终促成当事人签署调解协议。
“这里的民警不仅懂法,更懂民心。”村民陆某某感慨道。
这样为民解忧、为民办实事的故事在华溪镇不断上演,这里的社会基层治理力度、温度,正在通过47个网格、227名网格员、900余名“橘乡义警”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派出所积极推动警务工作与社区工作、网格工作有机融合,持续开展“背包警务”,推进“百万警进千万家”。社区民警主动走进柑橘园,为务工人员现场登记流动人口信息2000余条,化解劳资纠纷34起。
“我们遇到事情都喜欢找‘小桔灯’”
2024年9月的一天,务工人员老张大清早就来到派出所,激动地拉着民警的手说:“谢谢你们到柑橘地帮我们调解纠纷,我们的工钱拿到了。”华溪派出所民警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急群众所急的工作作风得到广大客商和务工人员的信任,大家感慨“我们遇到事情都喜欢找‘小桔灯’”。
2024年11月,辖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某分选厂仓库冒烟,疑似有火情,立刻通知社区民警。社区民警3分钟赶到现场,大家一起处置火情,保住了价值80万元的柑橘。在柑橘交易高峰期,派出所加强巡逻防控,与义警队、护橘队实行交叉巡查,加强群防群治。2024年柑橘交易季,华溪镇未发生刑事警情。
针对柑橘交易季易发生的交通拥堵问题,派出所联合交管中队,推行“潮汐勤务”模式,联合交通运输部门建立“错峰运输+临时停车点”机制,由派出所民警、交警、劝导员等力量组建了6支护橘队,维护柑橘交易秩序,疏堵保畅,预防交通事故。2024年柑橘交易季,交通事故同比下降22%,拥堵警情减少67%。
近年来,华宁县持续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华溪派出所主动将社区勤务融入综治中心建设,推动“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个地方找说法”落地。华溪这盏“小桔灯”发光发热,温暖着更多客商和务工人员,让他们感到无比安心。(通讯员 葛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