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市委、市政府将今年定为“人居环境攻坚年”,全市上下以“刮骨疗毒”的决心,以“千万工程”为指引,聚焦城乡环境短板,在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上持续发力。
在整治过程中,玉溪市聚焦“治”字,坚持农村与县城同步、集中整治与示范引领同频、工程措施与管理机制同驱,全面推进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污水处理、拆临除违、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大力开展以“三清四治两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整治行动,清理垃圾污水、河塘沟渠和农业生产废弃物,整治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和乱接乱拉等乱象,同时提升卫生厕所管护水平,增强群众卫生健康意识,推动人居环境从短期突击向长效治理转型。
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全市城乡环境显著改善,乱堆乱放、污水横流等现象减少,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江川区谢家营村探索出“三治理”模式,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分区治理和群众自主治理,实现了垃圾减量60%,村民自筹资金建设“生态停车场”,获评省级示范村。峨山县小甸中村通过“以工代赈”实践,发动群众投工投劳,降低了40%的成本,群众参与度达90%,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目标。
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喻学超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立法工作,力争在年底前出台《玉溪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条例》,推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持续推行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制度,每月评选“最美庭院”,对脏乱差家庭进行提醒,并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和村规民约的约束,推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维护。同时,强化考核运用,将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成质效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和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内容,确保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乾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