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制造装备高端化,工业母机作为源头设备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玉溪集聚了150余户工业母机制造及配套企业,形成以研和数控产业园为核心的工业母机产业集聚区。拥有年产35万吨铸件、3万台光机、1万台整机的产能规模,构建起集铸造、零部件生产和光机制造、数控整机生产、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成为全国知名、全省最大的光机生产基地。2024年,玉溪数控机床检测试验中心和中机(云南)数控机床研究院有限公司先后落地研和数控产业园,检测试验和科技研发两大数控机床、机械制造创新平台落地玉溪,源于玉溪工业母机集聚发展的“磁性”效应和科研机构产学研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未来发展和战略竞争制高点起到重要作用。
向国内企业提供300余项指标检验检测服务,成功研发国产化立式五轴加工中心……落地云南红塔产业园区研和数控产业园的玉溪数控机床检测试验中心和中机(云南)数控机床研究院有限公司正致力于提升工业母机新质生产力,打造中国工业母机创新技术策源地,为玉溪提升工业母机产业竞争力和产业控制力注入新动能。
两大创新平台落地
随着我市与中国机械总院集团云南分院有限公司央地合作的深入推进,2024年,玉溪数控机床检测试验中心和中机(云南)数控机床研究院有限公司先后落地研和数控产业园。
玉溪数控机床检测试验中心建成的电磁兼容实验室。(资料图)
据机械工业机床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昆明)副主任王林介绍,玉溪数控机床检测试验中心是中国机械总院集团云南分院有限公司所属机械工业机床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昆明)在玉溪独立设立的检验检测机构。玉溪数控机床检测试验中心依托三大国家行业级检测中心之一的机械工业机床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昆明)的雄厚技术力量,快速形成数控机床和机械设备检验检测、试验研发、标准研究、中试验证和电磁兼容试验能力。
技术人员正在进行电磁兼容实验室设备调试。 (资料图)
据中机(云南)数控机床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李浩介绍,研究院是中国机械总院集团云南分院有限公司在玉溪设立的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的实体化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研究院依托中国机械总院集团云南分院有限公司的研发创新资源,立足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用人机制灵活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着力打造新型研发机构,服务玉溪工业母机技术创新,实施产业核心技术研究攻关,开展科研成果中试和转移转化。
王林认为,检测试验和科技研发两大数控机床、机械制造创新平台落地玉溪,源于玉溪工业母机集聚发展的“磁性”效应和科研机构产学研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截至目前,玉溪集聚150余户工业母机制造及配套企业,形成以研和数控产业园为核心的工业母机产业集聚区。拥有年产35万吨铸件、3万台光机、1万台整机的产能规模,构建起集铸造、零部件生产和光机制造、数控整机生产、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成为全国知名、全省最大的光机生产基地。研和数控产业园入列国家级特色产业园区,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入列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玉溪较大规模和配套完善的工业母机产业集群,有利于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实施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直接面向市场需求,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支撑;有利于科研机构立足玉溪、面向西南、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激活新质生产力,在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推动制造迈向高端
据云南正成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学一介绍,玉溪数控机床检测试验中心在为企业提供“立式加工中心性能试验方法”行业标准制定过程中,通过对产品进行试验验证,找到产品技术升级改造路径,并确定最佳生产工艺和方法。行业标准的制定不仅对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由工信部向全国机械行业推广应用,为推动全国行业产品综合质量水平提供了支撑。
王林介绍,玉溪数控机床检测试验中心作为数控机床及装备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提供机床检验检测、试验研究、标准研究和故障诊断;通用机械设备产品检验检测、试验研究、故障诊断和司法鉴定;精密、超精密装备和电力、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检测试验,成为企业推动技术升级迭代、提升质量控制能力、生产管理贯标能力和产品技术资料规范性的有力支撑。自玉溪数控机床检测试验中心建立至今,向全市20户次、全省50户次、全国80户次企业提供了300余项指标检验检测服务。
在国际技术封锁加剧的背景下,国内某企业在国外订购的高端立式五轴加工中心无法实现交付。为此,该企业委托中机(云南)数控机床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生产该型产品以解燃眉之急。研究院依托上级公司创新资源支撑,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了该型机床从“身体”到“脑袋”全部国产化制造。目前,已完成6台产品组装,进入中试验证阶段,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型产品水平。同时,通过近一年的攻关,成功攻克高效震荡螺纹加工机床控制系统瓶颈,正加快推进硬件设计,年内有望推出样机,破解矿冶等相关行业装备制造“卡脖子”问题。
李浩介绍,中机(云南)数控机床研究院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体化运营为支撑,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封锁为引领,推动重点领域中高端工业母机新产品研发、中试验证和实现全国产化替代。立足通过新产品开发掌握包括轴承、丝杠、刀库乃至控制系统在内的制造核心技术,为推动创新成果自主转化和合作转移,开展制造项目协同合作,带动玉溪工业母机制造迈向中高端,提升产业集群市场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中机(云南)数控机床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装配新研发的立式五轴加工中心。
合力赋能产业升级
业内人士认为,实现玉溪工业母机产业突破性发展,不仅需要建立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还需要整合高端创新资源,才能全面释放科技创新动能,推动全产业链创新体系建设,合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整体提升产业竞争实力,为打造“全国优质铸造基地”和“全国知名数控产业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王林介绍,随着玉溪市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央地合作的深入推进,玉溪数控机床检测试验中心、中机(云南)数控机床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加快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同时,正在携手推进玉溪工业母机行业协会筹建工作。通过发挥协会行业影响力,整合科技研发和检验检测两大平台创新资源,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合力赋能玉溪工业母机培育新质生产力。
立足行业协会,实现对玉溪工业母机及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引领带动和技术服务覆盖,为推动产品制造技术迭代升级,提升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提供支撑。建设玉溪工业母机公共品牌标准体系和统一认证标识,推动行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贯标,提升企业生产体系、质量控制体系、标准体系再上新台阶,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在全国市场打造玉溪制造综合影响力。
通过发挥协会行业影响力,推动包括研发设计、中试验证、检验检测、质量提升、标准研究、产业推广在内的创新链,与包括铸件生产、功能部件、控制系统、光机生产、整机制造和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在内的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企业走“专精特新”和品牌构建发展之路,全面提升玉溪工业母机产业集群价值链。促进高新技术创新成果在产业园区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精准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共进,打造工业母机产业合作高地。
以行业协会为支撑,持续深化玉溪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促进技术入玉、人才入玉、服务入玉,打造央地合作创新共赢发展示范榜样,建设中国工业母机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全国优质铸造基地”和“全国知名数控产业基地”。(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唐雯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