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大营街派出所立足“派出所主防”定位,以争创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目标,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要求,创新推行“六步破冰工作法”,通过部门联动、智慧研判、多元调解、主动干预、精准分流、长效普法等举措,探索出一条“防在初始、化在基层、解在源头”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路径,为辖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全面走访摸排隐患
大营街派出所坚持抓早抓小,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安全生产检查、“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等工作,充分发动派出所民辅警、司法所普法工作队、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坚持全覆盖、无遗漏,深入辖区各村组、小区、商铺开展“地毯式”矛盾纠纷排查。重点围绕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摸底排查,及时获取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准确把握辖区各类矛盾纠纷动态。
2024年12月,大营街派出所接到社区治保主任反映,辖区群众吴某和妻子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为防止矛盾升级,民警联系治保主任、小组干部一同上门调解。经过民警、村组干部耐心细致劝解和教育,夫妻俩打开心结重归于好。
今年以来,派出所共联动开展纠纷摸排5次,排查发现突出矛盾纠纷18起,并分别建立工作台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及时掌握矛盾纠纷动态走向,做到早介入、早处置。
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大营街派出所坚持把接处警作为先期矛盾纠纷处置的重要环节,健全完善每日风险研判预警机制。充分发挥综合指挥室“中枢大脑”作用,对每日警情进行梳理研判,全量登记纠纷警情,对重复报警、敏感警情、有重点标签当事人同步建立纠纷隐患清单,及时下发指令至社区警务队同步跟进处理。社区民警聚焦重点,做到“对表打钩、对账销号”,努力把风险隐患防控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近日,派出所通过警情梳理,发现辖区精神障碍患者张某近期多次与邻居发生纠纷和冲突。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综合指挥室立即将情况推送给社区民警,由社区民警报综治中心联动卫健部门,将患者送至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基层治理共治共享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大营街派出所在不断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级联调”的同时,在街道牵头下凝聚各方力量,吸纳有丰富法律知识、调解能力强、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乡贤、热心群众加入“和事佬”调解队伍,协调配合民警将源头预防与多元化解有机结合,在全方位加强内部协同的同时,重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解决问题,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协同,建立警民联调机制。
2025年2月,辖区群众郭某与父亲因家庭琐事发生口角,双方情绪激动,谁也不肯让步。为有效调解纠纷,大营街派出所民警联动调解室老党员,分别与双方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解开双方心结。经过民警和老党员的教育引导,父子俩最终握手言和。
主动上门调解纠纷
大营街派出所主动联动街道综治中心、司法所、妇联等,对摸排出的矛盾纠纷及时组织调解,合力化解。今年以来,联动上门调解20次,与当事人面对面交流,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率。通过“面对面、背靠背”、法治宣传与道德教育、专业调解与多元化解、心理疏导与劝和引导相结合的方法,当场化解矛盾纠纷15起。
辖区群众张某和李某系邻居,两家因房屋空地归属问题多次发生纠纷并报警,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困局。为有效开展调解工作,社区民警联合社区调解员、村组干部多次上门调解,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双方达成谅解。
集约力量齐抓共管
在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110报警服务台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联动对接的基础上,大营街派出所牵头成立大营街街道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中心,与街道综治中心、司法所合署办公,形成非警务矛盾纠纷“摸得到、分得出、兜得住、调得了、不回流”全闭环管理,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统筹协调,将劳资纠纷、物业纠纷、征地拆迁、家庭情感、邻里纠纷等非警务纠纷第一时间移交街道相关职能部门,整合治安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等资源力量,建立从接处警、指调平台受理、流转、处置的高效分流处置体系,有效释放警力资源的同时,为群众提供更专业、更便捷、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非警务警情消耗大量资源,我们通过精准分流,既释放了警力,又让群众诉求得到专业解决。”大营街派出所所长张建强说。今年以来,派出所共向中心推送分流非警务警情169起,联动处置38起。(通讯员 刘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