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热点
  3. 正文

“三大引擎”护航云南经济行稳致远

近两年,云南把持续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作为发展产业的重要思路,统筹抓好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以口岸推动产业融入“大循环”“双循环”,加快构建符合实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大经济”正成为云南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资源经济做优做强,巩固提升优势产业

走进位于禄丰市的云南方德波尔格园艺有限公司,种植大棚里,玫瑰、非洲菊、郁金香竞相开放;生产车间里,员工忙着对花卉进行采后处理。该公司外联部经理陈彦炜说:“我们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智能化浇水施肥系统和自动控温系统,去年出产鲜切花1.34亿枝,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

图片

图为云南方德波尔格园艺有限公司员工对鲜花进行采后处理。图源:新华社客户端

禄丰是云南花卉产业重点县之一,目前已发展花卉种植企业37家,2024年花卉种植面积超3.54万亩,鲜切花产量15.18亿枝,同比增长14.46%;花卉产值约15.78亿元,同比增长13.89%,花卉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让云南成为世界花卉三大主产区之一。去年,云南鲜切花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206亿枝,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鲜切花出口值7.6亿元,同比增长34.2%,鲜切花出口值连续6年保持全国首位。

“鲜花经济”是云南做强资源经济的一个缩影。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矿产、能源等资源丰富。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云南持续深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比如,楚雄彝族自治州发挥钛矿资源优势,集聚龙佰集团、云南钛业公司等钛产业企业30余家,形成了较完整的钛产业链,“滇中钛谷”正加速崛起。

此外,云南依托绿色能源优势,大力推进“绿电+先进制造业”融合,引进发展能耗低、度电增加值高、产业链长的项目,工业“新三样”等产业持续发展壮大。2024年,云南硅光伏、绿色铝、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0.7%、11.7%、23.6%,合计对规上工业增速贡献率达20.8%,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园区经济培育壮大,推动产业聚链成群

在楚雄高新区云甸工业园区的远景能源(楚雄)有限公司,不少长达98米、重达27吨的风机叶片整齐摆放在露天货场上。“公司2022年底落户园区,截至去年底,已累计生产风机叶片766支,可供约130万千瓦陆上风电使用,每年可生产绿电约31.2亿度,减少碳排放167万吨。”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订单已排到今年年底。

“云甸工业园区环境容量大、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定位清晰,是云南承载重大工业项目条件最好的园区之一。”楚雄高新区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学平说,预计未来两三年内将有20多个项目陆续落地云甸工业园区。

为发挥园区产业发展主引擎作用,云南推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引导开发区聚焦链长链主企业、产业链配套、供应链协作,全面提升开发区能级和水平。

云南锦润数控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炮塔式摇臂铣床生产基地和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禄丰市以锦润数控为链主企业,打造碧城智能数控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已招引50余家上下游企业入园,实现了由一家企业到一个产业集群的嬗变。

园区产业“聚链成群”。砚山产业园区推动绿色铝产业集群发展,初步形成“阳极碳素—绿色铝—铝水初加工—铝精深加工—铝运用—再生铝”的全产业链集群。“今年一季度,园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4%,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0%。”砚山县政府党组成员、砚山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汪俊强说。

数据显示,2024年,云南全省89个开发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46万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8%。

口岸经济加快发展,优化布局沿边产业

4月底,由中外运物流(云南)有限公司运营的“澜湄快线”中老泰缅多式联运国际班列,在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首次开行。云南出产的蓝莓经过中老铁路26小时直达老挝万象,再通过公路转运至泰国拉廊,最后经海运摆上缅甸仰光的货架。

随着中老铁路不断跑出“加速度”,位于中老边境的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正按下发展“加速键”。2022年5月,磨憨被昆明托管以来,昆明持续推动政策、资金、资源向磨憨聚集,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00亿元。

借助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机遇,云南一体推进口岸功能提升、口岸经济发展、口岸城市建设。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利君说,云南以昆明国际枢纽口岸为核心,以磨憨、河口、瑞丽重点枢纽口岸为龙头,以孟定清水河、猴桥、天保、关累港物流节点口岸为支撑的“1+3+4+N”发展格局更加立体,促进口岸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

口岸地区也呈现出“集货、建园、聚产业”的发展趋势。依托境内外资源、劳动力资源等优势,瑞丽沿边产业园区正重点打造纺织服装、通信电子、装备制造、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四大主导产业集群。

为壮大“三大经济”,云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为例,由云南能投集团下属公司负责建设运营的云南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银行授信金额超3900亿元,惠及企业24.1万户次,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23.9万家次,占获贷企业的99.2%。

撰文:贾云鹏 郑璐 雷肖霄

来源:新华社


编辑:何记恒   审核:刘燕   终审:攸莉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

扫一扫下载七彩云端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抖音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快手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