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人文
  3. 正文

晴空腾浪 乐海泛舟

——记云南民族音乐家李晴海

李晴海是享誉乐坛的白族歌手、民族音乐学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

李晴海1927年出生于元江县因远镇安定村,从小受白族调、巴乌、小三弦、洞经音乐、四弦琴、烟盒舞等民间音乐、舞蹈的影响,梦想成为一名艺术家。为此,他不辞辛劳,踏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深入田间地头,搜集、整理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

2021年国庆期间,拜读过李晴海著的《我的音乐生涯》一书,我深深地被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的赤胆忠诚,对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民族音乐事业的不懈追求,笃定的人生信念所感动。

一曲《毛主席颂》蜚声中国乐坛

1950年国庆节,青年李晴海有幸受邀进京参加国庆观礼。他穿着草鞋走进中南海,用彝语为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们演唱了他自己搜集整理并填词的彝族民歌《毛主席颂》。

“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久远的。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那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当代散文家吴伯箫语)对于李晴海来说,这一幕是他一生最难忘的记忆,也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更是滋养他毕生从事音乐艺术的源泉。在当代作家冯永祺先生《乡土之声与乡土之情》一文里,这些文字为我们再现了当年的情景:

“忘了身在何处,忘了是在表演,故乡的满畦稻香,彝族乡亲们的殷殷嘱托,融入歌唱……歌唱达到情之极致,那境界,非语言非笔墨能转述”。

“23岁的白族青年李晴海的右手握在毛泽东温暖厚实的大手中。他们面对面微笑相对。他很想对毛主席说什么,一时却不知从哪儿说起,话没出口泪却流了下来……”

李晴海深情演唱的《毛主席颂》,被拍进大型文献纪录片《民族大团结》里,在全国各地及海外一些友好国家放映。他把这首歌唱到天津、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城市,当时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吕骥听后赞不绝口。此歌也被编入天津音乐学院的音乐欣赏教材,因其独特的民族风味和润腔方法,就连当时很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蔡绍序都说要向他学习。

就这样,一首彝歌被李晴海传唱了一辈子,一种信念被他传遍了祖国大地。

蜜蜂采蜜忙 白剧放光芒

云南是歌舞的海洋,不管你走进哪个民族山寨,都能听到当地的民歌。

李晴海心里永远装着人民,源源不断地流淌出唱不完的歌。几十年来,他多次深入到德宏、西双版纳、红河、迪庆、普洱、大理、楚雄、香格里拉、禄劝、元江等地,经过跋山涉水的实地采风,身临其境地体验民风民俗,学唱、录音、搜集整理云南少数民族民歌,他总结出这样的道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是产生不同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土壤。民歌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人民的心声;民歌与语言的紧密结合,是人民的集体智慧的创作……”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剧团应运而生。作为白剧团最早的党支部书记、副团长的李晴海,可以说是开创者、奠基人之一。剧团主要是用当时民间业余的“吹吹腔”演唱白族韵味的戏剧,把流行于白族聚居区的白族民间曲艺“大本曲”组合起来,按戏剧的要求创造新腔,反映新中国建立后的新人物、新思想、新生活。李晴海为白族民歌的搜集、整理,为振兴白剧和白剧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白剧有质朴、清新、别具风姿的音乐,流行于云南西部洱源、云龙、大理、漾濞、鹤庆、剑川等白族聚居地。没想到的是,为了白剧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李晴海曾经深入我的家乡洱源县黑潓江畔的西山,走访过传奇式的老人、民间歌手“唱调子的爷爷”,收集到珍贵的革命歌谣、老辈子的情歌、“西山打歌调”……还了解了“打歌调”的由来,以及白族民间艺人们根据百鸟的各种啼叫声编出西山调三十六韵的传说。临别之际,老人对他说出了心里话:“把白族的这些老调子带给毛主席!”

1980年至1981年,为抢救民族民间音乐,系统掌握大理民歌的第一手资料,李晴海带领工作组走遍大理州,发掘、搜集、整理白族民歌,找来民间歌手弹唱,仅“大理白族调”“大帛曲”“挖螺丝调”“踩船调”就录了几盘磁带,足见工作量之大。最终在众多同志共同努力下编成了《中国民歌集成·大理白族卷》,并得到了当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的赞扬。

去访“唢呐爷爷”时,他和大理白族同胞在一起,深深感受到民族情,感觉到彼此心灵相通,十分亲切。“唢呐爷爷”录了几支古老的白族调。他第一次听到已被人们遗忘了的似“吹吹腔”(古典白剧)的“栽秧调”,再次获得“吹吹腔”根植于白族民间音乐的例证。

李晴海和白剧团同事们一起创作、移植、改编演出的白剧多达几十出,由他亲自参与编剧并担任音乐设计创作的大型现代白剧《红色三弦》,可以说一路走红,从大理演到昆明、成都、贵阳、长沙、湘潭及北京怀仁堂,该剧受到了各地观众的好评,并得到了开国元勋叶剑英元帅的高度评价。这是白剧发展的里程碑之一。

佳作迭出 建树颇多

有了丰富的采风素材和生活阅历,李晴海又到西南音专学习过专业知识基础,之后,他的歌曲创作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佳作迭出。他创作的民族民歌风格浓郁的歌曲就有数十首之多,包括了汉、白、傣、景颇、彝、哈尼、傈僳、藏、苗、蒙古等民族。他创作的歌曲旋律优美流畅,清新自然,富有云南边疆民族生活气息和浓烈的地方风格,易学易唱。1961年,李晴海作词编曲的歌曲《景颇山上丰收乐》传唱了几十年,从国内唱到国外,经久不衰,是其代表作之一,和白剧《红色三弦》音乐一起,被收入“百年中国名家名歌”之列。20世纪70年代,由白剧剧作家杨元寿作词、李晴海改词编曲的歌曲《大理是个好地方》,具有浓郁的白族民歌特色,唱出了白族儿女的心声,在大理地区,至今仍广为流传。

李晴海在民族音乐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他的《云南·聂耳的摇篮聂耳的根》深入剖析了聂耳革命人生观的形成及其音乐根基。他还在各种音乐刊物和专集上发表、刊载了民族音乐论文,如《西山白族风情与“西山白族调”》《白族民间音乐》《振兴白剧与白剧音乐的发展》《大理洞经音乐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走向》《从滇南彝族毕摩调“叫寨魂的歌”说开去》以及《民俗与民歌之传承》等。

经李晴海整理的民间音乐集子有《大理白族音乐选》《红河彝族民歌集》《德宏傣族景颇族民歌选》(与人合作),《德宏民间音乐选》(与人合作),《中国民歌集成·大理白族卷》(与人合作)等。正式出版的专著有《白族歌手杨汉与大本曲艺术》(主编)、《白族情歌选》(与王珏合作)、《我的音乐生涯》等。

李晴海1981年调到云南艺术学院任民间艺术研究室副主任,兼任民族民间音乐教员。在教学中,他编写了《民间音乐教材》(特别突出云南省各民族的民间音乐);并为《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撰写过条目和文章;为大理师专(大理大学前身)、玉溪师专(玉溪师范学院前身)编写过《民间音乐教材》(与云南省花灯团著名演员、玉溪人门兰芬合著)。

李晴海离休后,除了接受云南艺术学院的返聘,继续民间音乐的教学,还接受了大理师专、玉溪师专的聘请,为两校上民间音乐课。面对历史久远、浩如烟海的中华民族民间音乐遗产,他认为民间音乐课既是音乐的基础课,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他敬业爱业,爱生如子,教书育人,功不可没。

结语

今年,李晴海已是95岁高龄的老人了。回首他的足迹,他是在艰苦的革命年代里,一肩挎着小提琴,一肩扛着枪,出生入死,为党和人民、为云南的解放事业立下功劳的民族革命战士,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优秀的少数民族战士之一。李晴海1946年加入了民主青年同盟;1948年9月投身于云南地下党领导的革命武装;194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八支队时,先后担任过滇西凤文永游击根据地区政府主席兼党的特派员、滇西人民自卫团第四支队支队教导员和楚雄军分区政治部宣教科科长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名字和事迹被写入《白剧志》《玉溪地区民族志》《中国文艺家传集》及《中国音乐家辞典》等。

如今,李晴海在家人的照顾下安享晚年。他的心里,一定眷念着生他养他的故乡,一定眷念着云南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音乐的浪花会在他的脑海晴空里翻腾着,音符会和着他的心弦跳跃着……(毛秋实)

编辑:刘玉霞   审核: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