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微博
微信
论坛
网站导航
首页
新闻
政务
理论
专题
视频
图片
创文
法治
投资
教育
公益
人文
旅游
资讯
三湖社区
党媒平台
首页
国内头条
头条
图片
时政
社会
热点
视频
三湖社区图片
三湖社区
网络问政
特别推荐
县乡新闻
人文
旅游
教育
资讯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
关于我们
热点专题
网站导航
人文地理 | 磨豆山与抚仙湖居然有这么深的渊源
摄 抚仙湖是上苍赐予云南的宝贵资源,誉为“琉璃万顷”丝毫不为过。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就有“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之赞誉。现抚仙湖已是云南和玉溪的一张名片,在国内也小有名气,有“云南马尔代夫”之称。其四周名山甚多,俱为观湖胜景
“坪石先生”的澄江往事——讲述中山大学西迁澄江的历史
的经过、迁校云南复课的情况及“开联欢会”“上英文课”“开经济会”等校园学习生活场景,还有“游抚仙湖”等云南当地的民俗风景。并有1940年春节中山大学国文系女生谭伟涛从澄江寄给广东舅父舅母的信件,这封信里描述了西迁的历史及她在滇中度岁的见闻
峨山小彝剧走上全国大舞台——《顺英养猪记》创作小记
《顺英养猪记》参加2023年中国小戏小品盛典暨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剧照。 (峨山县群众文化工作队供图) 近日,峨山小彝剧《顺英养猪记》作为今年云南省戏剧家协会选送的唯一一部基层文艺院团群众文艺作品,登上在西安举办的2023年中国小戏小品盛典暨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的全国大舞台,不仅在开幕式上...
华南教育丰碑“坪石先生”专题展走进玉溪
9月22日,“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华南教育丰碑“坪石先生”专题展在玉溪市博物馆开展。这是该展览赴全国巡展的第一站。
史海钩沉|历史烟云里的华宁第一高峰
探寻,以解心中疑惑。 消失的大卓旗山 磨豆山位于华宁县西北方,抚仙湖东南岸,海拔2663米,为宁州街道与青龙镇的界山,也是华宁县、江川区的界山,是华宁县的第一高山峰。经查阅《华宁县志》《黎县志》《临安府志》《景泰云南图经志书》等志书可知,磨豆山为华宁县境内西支主峰的大卓旗山,又名大旗山、老尖山,俗名尖头山...
“中国的声音——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图片展在武汉开展
9月18日,由玉溪市聂耳文化中心、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山舰博物馆联合主办的2023年大思政建设暨“中国的声音——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图片展在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开展。
打铁声声响 技艺代代传
近日,在通海县河西镇石山嘴村的赵德文家庭作坊里,两人正在打制斧头,烧得通红的铁料经过反复捶打、定型,就成了一件铁具。近年来,随着机械化普及,许多老行当逐渐被世人淡忘,但石山嘴村依然有一群人坚守着传统打铁手艺,以家庭作坊形式传承着这份技艺,现如今像赵德文一样坚持手工打制铁具的还有20余户人家。
玉溪英杰录|金汉鼎:拳拳报国心 殷殷桑梓情
自己与朱德是金兰之交,因此对红军没有恶意,每到围剿红军时他都会“放水”。蒋介石不满他的作为,再次将他降为旅长。不久,金汉鼎又被解除旅长职务,调任中央军事参议院高级参议员。 眷怀桑梓,发展教育 金汉鼎遭蒋介石打压后,在“倒唐”运动后主政云南的龙云开始复兴云南教育,以响应云南群众普遍要求创办中学的意愿。在...
史海钩沉|只此青绿米食,扁平又清香
等民族(属壮侗语民族)的一种稻米饮食形式,在我国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和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地都普遍流行;云南省广南、富宁、师宗、盈江等县的壮族、傣族中都能品尝到这种东西。 扁米色泽青绿、光滑柔润、颗粒扁平、软和可口、味香回甜,过去主要用于招待、馈赠亲朋,而现代则成为一种极富地方特色的美食,游...
云南省第九届科普讲解大赛在玉开赛
选手们把科普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让现场观众充分感受到了科普魅力。 9月14日,云南省第九届科普讲解大赛在玉溪中玉酒店开赛。来自全省16个州(市)、3个行业系统的66名选手以通俗易懂的讲解为公众叩开科学之门,带来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
实现突破 再创佳绩
选手参加省级决赛,为实现突破、再创佳绩奠定了有力基础。” 据了解,此次演讲大赛是进一步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一次重要契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市委宣传部将此次活动作为今年争先进位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策划安排,认真组织...
上海市虹口区文物遗址史料馆到玉考察
9月12日,上海市虹口区文物遗址史料馆到玉溪对聂耳相关场馆进行考察,深入了解聂耳的一生和国歌的创作历程。
建设书香玉溪 弘扬爱国精神
丰富的读书活动,举办2023年首届“聂耳读书节”,在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玉溪的同时,讲述聂耳故事,弘扬聂耳爱国精神。
玉溪市图书馆:征集聂耳文献 主动担当作为
的老先生,市图书馆在得知其藏有《东京聂耳纪念会追悼聂耳专集》后,便与他取得联系,并驱车前往昆明商谈征集事宜。交谈中,老先生认为:“聂耳是玉溪人,他的东西应该留在故乡。”但鉴于《东京聂耳纪念会追悼聂耳专集》的珍贵性和经济价值,当时市图书馆并没有将其带回玉溪的把握。幸运的是,在沟通中,老先生知晓了市图书...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玉溪市第一批市级非遗工坊推荐名单的公示
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根据《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的关于推进非遗工坊认定和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开展了玉溪市第一批市级非遗工坊的申报和评选工作。
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赴基层推广普通话
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以下简称“推普周”)。今年推普周是第26届,活动时间为9月11日至17日,主题为“推广普通话 奋进新征程”。近段时间以来,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组建多支青年志愿团队深入我市各县(市、区),开展普通话口语培训、普通话标准宣讲、阅读写作训练等,推广普及...
玉溪历史人物廉洁故事|周於智 周於礼:一门两进士 兄弟断铁案
玉溪书法家观摩现藏于峨山县文化馆周於智的墓碑。记者 邓慧祥 摄 能辨善治,据实明断 周於智年少时,看到有些官员平庸无能、欺压百姓、为升官发财不择手段,便“疾酷虐庸吏若仇”,发誓要为老百姓做好事实事。在博平任县令时,他遇到一女子以杀死父亲小老婆罪名入狱,一男子以杀害自己妻子被抓捕,因数十起案件被捕入狱者达...
史海钩沉|滇南土司历史的见证
被发配到黑龙江监禁。杨昌礼、摸则革、叠苴等则不知所终。 土司遗物知多少 杨宗周及其后人的遗物,是新平乃至滇南土司历史的见证。 新平县城东关厢有条深箐,城内外行人过往极为不便,清康熙年间,土司杨宗周捐奉银修建回龙桥,在桥头亲手栽培两棵槐树,寄托了“槐树不老,龙桥不倒”的愿望。桥建好后,杨宗周见行人从此能...
一道窗的匠心诗意——澄江传统民居的花窗
谢志舟 近来,走进澄江老城的传统民居,历史的沧桑中总透出一种难以掩抑的古朴典雅,其气韵神采令人叹赏。现存的150多座老屋,有些虽然因年代久远或长期无人居住和管理,已显得破败荒凉,但从遗存的一砖一石、一窗一枋,仍然能看到当年的文质风华;而那些保存完整的,从门面的装饰到内部的雕梁画栋,其工艺精湛、纹饰繁复,...
版画艺术家白绍斌:在坚守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
深藏于红塔区研和街道秀溪社区的白绍斌木刻版画工坊,以纯手工绝版木刻的形式,除自己创作版画作品外,还为国内知名画家及画廊制作“手工复印”艺术作品。三十年来,版画艺术家白绍斌在坚守中不断传承并研究版画艺术,以独特的创作形式和审美意境诠释着云南独特的文化和地域符号,让这项从古代走来的现代艺术得以传承并发扬...
«
1
2
3
4
5
6
7
8
9
»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