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人文
  3. 正文

一道窗的匠心诗意——澄江传统民居的花窗

□ 谢志舟

近来,走进澄江老城的传统民居,历史的沧桑中总透出一种难以掩抑的古朴典雅,其气韵神采令人叹赏。现存的150多座老屋,有些虽然因年代久远或长期无人居住和管理,已显得破败荒凉,但从遗存的一砖一石、一窗一枋,仍然能看到当年的文质风华;而那些保存完整的,从门面的装饰到内部的雕梁画栋,其工艺精湛、纹饰繁复,夺人眼球、美不胜收。除了精美的梁栋构件,木格花窗同样叫人惊赞,整个院落,正房厢房,楼上楼下,窗棂列布,风格各异,琳琅满目。笔者急不可待地举起相机摄入镜中,把历史的印记先定格在时代的光影中,生怕下一秒就消逝得无影无踪。

经过近两个月的查访,回到桌前打开电脑,整理图片,综合归类,笔者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150多座老屋,其建筑体式大致有四种:“一颗印”式、重院式、“前三后三”式和“走马转角楼”式。各种体式房屋,柱枋梁栋的雕饰品类也大体相近,细分也有十余种风格,有的粗犷朴拙,有的精细华美,有的保持本色,有的施金涂银。这本已超乎我的见识,但仔细查看那些花窗影像,稍作统计,瞬间颠覆了我对传统建筑的认知,自己的浅陋立刻在窗子的“花花世界”里现出原形——印象中,花窗无非就是木槅拼成几种简单的几何图样,裱以纸张,能通风采光就行,贵在实用,不会有太多的讲究,更不可能做得美轮美奂,徒费银两。当传统民居的窗棂一一呈现在眼前的时候,一个花样翻新的世界逐一开启,150多座老屋,花窗款式居然多达116种,几乎每户人家都自成风格。最令人惊诧的,即便一户人家,一座“一颗印”式的小院落,十余道花窗也形式多样,自成格调,绝少雷同。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前三后三”式庭院,花窗竟有八种样式,有朴实无华的直棂窗,更多的是错落别致的几何形窗,其形状有椭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三种,雕嵌的花饰多达四种。一座老屋,窗无重复,变化灵动,叫人拍案。    

若要详细描述,需作一个专题,长篇敷陈,本文只能择其精要,归其大类,略作概览而已。按花窗的形状,大体可分为四种: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按花窗的内部造型,有直棂形窗、横棂形窗、几何形窗和嵌花方槅窗、雕花圆槅窗五种;从花饰图案看,则款式繁复,多见的是嵌以梅花,还有嵌寿桃的、嵌云纹的、嵌“夀”字的、嵌莲花的、嵌蝙蝠的、嵌牡丹的、嵌“卍”字的,花样繁多,有的一道窗中就同时嵌入梅花、“夀”字、蝙蝠、云纹等几种图案。乍一看,眼花缭乱,待仔细观摩,则配置精当,美如画图。  

由此,我才真正理解了传统的窗棂何以名“花”。随便翻看数道几何形的窗子图片,就发现其中形制也大相径庭,暗藏玄机,以我仅有的一点可怜的古建筑知识,要进行专业准确的描述,根本无从下笔,只能凭观感妄自揣摩。最普通的是那种平铺直叙型——或横长纵短,或横短纵长,也力求变化。几何形最多的是一种纵横交错的槅扇,横槅上下左右各以梯形沿窗框递减(下部)或递增(上部),配以纵槅,从四个角渐次攒至中心。此类形制的变化即在中心部分,有的形成两个长方形或一个“回”字形核心方格,有的构成一个等边矩形或菱形。但工匠的手艺不仅局限于此,经反复查看比较,窗槅的几何形至少有十余种式样,许多布局精妙,表面看就是一纵一横,其实拼接有序,颇费心思。有几道体量较大的窗棂,构图繁复,其中一扇居然由十个“回”字图案拼接而成,排布精当,结体严整。而另一道则更考量匠心,那是通间大窗,长近3米,其四围配以边槅,再加内框,框中分割成22个约十寸等边的方块,方块中又造圆形或团花形的内围,内围中心,各式拼图自成一体,异彩纷呈,无一重复。那些直通式花窗其槅子以斜面构图居多,形成流线型立体效应,而斜面构图也非一种,有整格纵横交叉倾斜的,有分段构图对称倾斜的,显得波动摇曳,形态灵巧。有一种花窗,从正面看,能发现明显的菱形拼接,而大菱形套小菱形,构成回环呼应、山重水复的效果,但这还不是它最出奇之处,若从上下左右不同的角度,尤其是阴晴明暗不同的光效看,其图案会有神奇的变化。一道窗,已然不是一个凝固的脸谱,而毋宁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随时随地都有它的表情,甚至对应着主人的欣戚苦乐!

窗棂中所嵌的花饰,则更能体现匠心诗意,这主要集中在那些相对殷实之家和士大夫家庭,从扑面而来的层层画枋、雕梁画栋、雀替和精美的工艺等就能窥其端倪。而此类家庭的花窗分为两种:一种是整体全雕花的,另一种是在丰富变化的几何形槅扇中嵌以各种“花”样雕饰的。比起那些直槅无“花”的简朴窗子,几何形花窗就如同古人的写意画,疏枝交错,数点梅花,星罗枝干,施以朱彩,跳脱惹眼,而木香似花,幽馨满院,平添春色。整体全雕花的最为富丽精湛,也最使人惊叹,一般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款式,其内部窗棂尺寸较大,棂面全部雕花刻纹,而孔格为圆形,圆边又加纹饰。圆形者外围方框,圆之四角以雕花构件嵌补,浑然一体,最为别致。这种全雕花窗多为小巧玲珑的独窗,嵌于院楼某一个相对独立的部位,恰似美人倚栏,风采映照,古屋生辉。

从一道道窗,我窥见了传统的典雅和匠人的格调、意趣融合在古人的生活情调里。而最令人感叹的,是每一位工匠精湛的“手风”与每一户主人独特的情感、审美互为凑泊,创造了一个个独具个性、五彩斑斓的生活空间,远非工厂化、模式化、社会化的现代社会所能比拟。

如果说房屋是整个身体,那雕梁画栋就好比它的华衣美饰,而花窗,正是它的眼睛,灵动传神,顾盼生姿,表达着主人的意趣情感。庭院清幽,接地通天,鸣琴读书,诗意生活,氤氲在喧嚣的市井深处,尽管略显寥落,却是一座城的文脉气韵。


编辑:刘玉霞   审核:攸莉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

扫一扫下载七彩云端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抖音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快手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