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人文
  3. 正文

国歌的旋律激荡在我们心中

——玉溪市纪念《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主题活动侧记

1935年5月8日,上海《申报》《时报》公开发表了《义勇军进行曲》词谱。跨越90周年,2025年5月8日,在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玉溪市纪念《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主题活动举行,深切缅怀“聂耳和国歌”背后波澜壮阔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初夏的早晨,温暖的阳光洒满聂耳广场,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于此。9时整,随着聂耳故乡“同升国旗·同唱国歌”升旗仪式举行,玉溪市纪念《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主题活动拉开序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中国音协管乐学会主席于海的指挥下,《义勇军进行曲》庄严激昂的旋律响彻广场,在场人员齐声高唱国歌,一句句铿锵有力的歌词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红色血脉。“每次唱国歌都热血沸腾,在今天这个很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国歌所蕴含的力量。”市民张胡毅说。

怀着激动的心情,大家来到玉溪市聂耳纪念馆,通过参观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老照片、实物、复原场景等,深入了解聂耳的一生和国歌的创作历程。参观结束之际,大家又被时代的回响——《义勇军进行曲》系列唱片展所吸引驻足。这是本次主题活动的内容之一,特别展出了13张珍贵的《义勇军进行曲》黑胶唱片,这些唱片承载着《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记忆,见证了其在岁月长河中的传播与影响。透过这些唱片,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用音符呐喊”的峥嵘岁月。

当天,在玉溪参加活动的嘉宾还通过视频连线,见证了玉溪市聂耳纪念馆与上海国歌展示馆、长沙田汉文化园在上海签署《国歌文化品牌共建框架协议》,三地携手共建“红色思政教育共同体”,标志着玉溪在聂耳文化品牌建设和红色思政教育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经过精心筹备的“聂耳文化数字资源库”也在此次主题活动中亮相。这座云端文化宝库汇聚了聂耳手稿、音乐作品、国歌创作历史影像,以及玉溪花灯、滇剧、本土原创歌曲等珍贵资源,创新开发AR导览,让红色文化在数字空间焕发新生。这是聂耳文化数字化的一个里程碑,人们可以通过这个云端窗口触摸历史的温度,更便捷地了解“聂耳和国歌的故事”。

音乐党课开讲,将活动氛围推向又一个高潮。于海以《最爱我们的国歌》为题作讲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国歌背后的动人故事。“我们的国歌是最好的国歌!”于海饱含真情的话语,一次次引发全场共鸣。玉溪市聂耳文化中心聂耳文化研究科负责人陈虹羽则以《明亮的和弦》为题作讲授,从音乐创作、演奏等角度解析了聂耳作品的艺术特色,让“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

“‘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常讲常新!”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时遂营说,“此次活动让我认识到《义勇军进行曲》不仅是一首历史之歌,也是一首时代之歌,更是一首未来之歌,它所蕴含的既有我们对历史的深刻记忆,也有赋予我们时代的能量和价值,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面向未来征程的蓬勃号角。”

玉溪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科科长王晶平告诉记者:“此次活动非常有意义,我感受到了玉溪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同时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传承。我们应该把今天看到、学到、感受到的东西,进一步悟化、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新思路、促进工作的新方法、推动工作的新举措,结合工作岗位多作贡献。”

解放军军乐团一级演奏员、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姜永强说,此次活动很有创意,也很有意义。尽管来过玉溪多次,但这次活动依旧让他很激动,在活动中他也感受到大家对国歌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国歌的旋律永远激荡在我们心中,聂耳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活动主办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从国歌中汲取力量,持续擦亮聂耳文化品牌,为推动玉溪高质量发展凝聚澎湃动能。

本次活动由中共玉溪市委宣传部、玉溪市聂耳文化中心主办,玉溪市聂耳纪念馆承办,上海国歌展示馆、长沙田汉文化园、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玉溪市消防救援支队协办。(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艾丽)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曾梦琪   审核:张志云   终审:何志刚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

扫一扫下载七彩云端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抖音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快手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