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崎松 文/图
红色歌曲容易传播,男女老少都喜欢听,乐于接受,所以在革命战争的特殊年代便成了教育群众、团结群众、打击敌人的锋利武器。玉溪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也是革命音乐传播的沃土,群众歌咏活动在历史上有着优良的传统。在抗日战争时期,滇中各县都有过轰轰烈烈的歌咏活动,激励着人们参加抗战,保家卫国。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各种歌咏活动更是从城镇走向农村,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当时曾涌现出五支很有影响的合唱团,他们都为云南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玉溪中学的“聂耳合唱团”
随着解放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中共玉溪地下党组织以学校为据点积极开展革命宣传工作。1948年春,党组织派民主青年联盟(简称“民青”)成员陆修伯到玉溪中学任音乐教师。他多才多艺,不仅歌唱得好,还能演奏多种乐器,又会指挥、编导和绘画,获得了全校师生的好评,在社会上也有一定声望。他以纪念家乡的音乐家聂耳为名,在玉溪中学成立“聂耳合唱团”,吸收各班进步学生参加,队伍一度发展到80多人。
玉溪中学“聂耳合唱团”负责人陆修伯。崎松供图
合唱团在每天下午下课后开展活动。教唱的歌曲有《黄河大合唱》《大路歌》《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团结就是力量》等。合唱团还组织学生在假期中排演进步歌剧《幸运鱼》《渔夫和金鱼》《小主人》等,揭露反动统治的黑暗和罪恶,从而激发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
1948年7月,聂耳逝世十三周年时,玉溪中学曾与玉溪私立广文学校(简称“广文学校”)、玉溪乡村简易师范学校(简称“简师”)共同举办过纪念晚会。晚会前由陆修伯讲述聂耳的生平事迹,号召玉溪的青年要学习和弘扬聂耳的爱国主义精神,接着进行歌咏比赛和歌舞演出。
当时,新中国尚未成立,《义勇军进行曲》自然也还未定为国歌。玉溪中学就以聂耳的名字命名合唱团,教唱他的代表作品,这在玉溪历史上确实是一件破天荒的事,首开了纪念人民音乐家聂耳的先河。
玉溪乡村简易师范学校的“星海合唱团”
玉溪乡村简易师范学校是中共地下党活动的阵地之一,1945年学校就把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填上新词,作为校歌在学生中教唱,因此简师成了国共两党争夺的文化阵地。1946年,国民党玉溪县党部曾以简师校徽图案用镰刀和笔杆交叉组成,形似共产党党徽为由,上报国民党云南省党部和云南省教育厅,之后,又派县“三青团”(国民党下属的青年组织)的书记来当简师的训导主任。
殷家鹄老师是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的“民青”成员,他能歌善舞、性格开朗,手风琴拉得很好。1948年4月,他把校内学生分班编成一个歌咏队教唱革命歌曲,接着又把全校各班歌咏队组合成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名字命名的“星海合唱团”,成员达90多名。
1948年7月,玉溪乡村简易师范学校“星海合唱团”部分成员合影。崎松供图
合唱团教唱的歌曲很多,如《我们在太行山上》《毕业歌》《山林果》《义勇军进行曲》《国际歌》《满三娘》等。殷老师除了教音乐外,还导演了歌舞剧《小马戏班》,其中的灯光、道具、布景全是他课余时间亲手制作。节目上演后,由于歌声动听、舞姿优美,受到了观众好评。
“星海合唱团”还以“助学添置桌凳”为名组织校外公演《小马戏班》,并把收入的100半开银圆大部分用于地下党同志从玉溪转移到峨山的交通费。
玉溪私立广文学校的“七·七合唱团”
玉溪私立广文学校创办于1947年初,校长是爱国民主人士黄子方先生,校址在玉溪州城瓦货街文庙明伦堂侧面。
广文学校是中共玉溪地下党组织活动的主要基地。为掩护党的活动,1948年7月中旬,学校成立“暑假歌咏队”,队员由最初的30多人发展到250多人,后来改名为“七·七合唱团”。总指挥由“民青”成员黄荫煌老师担任,副总指挥是许志强老师。合唱团成员以广文学校师生为主,此外还有部分棋阳小学和简师的师生、社会进步青年等。一年之内,合唱团刻印过《乐理知识》1册、《七七歌选》6册。“七·七合唱团”除了教唱《黄河大合唱》《金凤子开红花》《豌豆秧》《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等大量红色歌曲外,还组建“星友剧社”排演歌剧《兄妹开荒》《白毛女》、大型话剧《开官图》等,在社会上起到了不小的宣传教育作用。
笔者于1948年初由右所村小考入广文学校读初小四年级,当时才11岁。下半年加入“七·七合唱团”,学会唱的第一首歌是《你是灯塔》(又名《跟着共产党走》,歌词与今天所唱的略有不同。):
你是灯塔,
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
你是舵手,
掌握着航行的方向。
年轻的中国共产党,
你就是核心,
你就是方向。
我们永远跟着你走,
人类一定解放!
我们永远跟着你走,
人类一定解放!
因为是在国统区教唱,合唱团就把歌词中的“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改成“年轻的学生们”。其实,传唱者人人都心知肚明。
1948年7月,纪念聂耳逝世十三周年时,广文学校的“七·七合唱团”、玉溪中学的“聂耳合唱团”和简师的“星海合唱团”共同在玉溪中学的大礼堂举办音乐晚会,笔者作为“七·七合唱团”的成员,也登台演唱了《黄河大合唱》。不久,有两名比笔者大几岁的合唱团校友,便到新平县参加了革命工作。
为适应革命斗争发展需要,1948年4月下旬,中共滇中地委就在广文学校图书馆楼上的教师宿舍成立,温宗姜任地委书记。同时也宣布中共玉溪县委成立,白从民任书记。
峨山中学的“乡巴佬合唱团”
1944年初,中共地下党党员王以中受省工委的指派,到峨山中学以教书为掩护秘密从事革命工作。随后,董治安等也相继到达峨山,不久,峨山县工委成立。
1947年9月,从延安学习回来的李芳英到峨山中学担任音乐教师。她是县工委委员,负责宣传工作。为了用文艺传播革命思想,她组织全校师生和部分小学教师、校友成立了“乡巴佬合唱团”,并担任总指挥。每个学期,合唱团都要组织学校各个班级进行歌咏、戏剧、演讲比赛。教唱的歌曲有鼓舞人民团结战斗的《民主是那样》《不做奴隶要做自由人》,揭露专制腐败统治的《茶馆小调》《古怪歌》,痛骂贪官污吏的《你这个坏东西》等。
合唱团到农村演出的戏剧有《凯旋》《兄妹开荒》和彝剧《抓丁记》等。李芳英老师很有才华,她不仅能唱会演,还结合峨山少数民族所受的苦难创作了一首歌曲《铁牛王老大》,在群众中广为流传。1948年初,李芳英老师调走,“乡巴佬合唱团”的总指挥由县工委委员尹宜公接任。
峨山县能成为滇中地区革命根据地之一,又有大批少数民族青年走上革命道路,与这个合唱团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1949年3月,玉溪中学“聂耳合唱团”舞蹈队合影。崎松供图
易门县的“易声合唱团”
1948年前后,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中共地下党在易门县境内文化领域的活动全面展开。在小街乡一带,孙兰英、赵小峰、王旦东等人在学校和农村用歌曲、对联、漫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唤醒民众的革命觉悟。
当时,县城的中学及乾元镇中心小学联合组织了“星期六合唱团”,中共地下党党员、教师胡琼英负责组织领导。教师罗锡里、杨崇礼印发讲义和教唱歌曲。合唱团开始才有十几个人,后来发展到几十人,成员由学生、教师扩展到社会青年、工农群众。随着队伍不断扩大和形势发展需要,“星期六合唱团”更名为“易声合唱团”。
“易声合唱团”演唱的革命歌曲是清华大学的吴道源(中共地下党党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云南大学校长)从北京邮寄过来的,作品有《金凤子开红花》《团结就是力量》等。
1948年,赵小峰在易门县小学教书时,结合国民党反动派剥削劳动人民的现实,编了一首歌谣教学生唱:
收粮的风箱轰隆隆地响,
百姓的肚肠咕噜噜地叫,
抓壮丁闹得鸡飞狗又叫,
硬把百姓逼上黄泉路一条。
要自由的人们赶快站起来,
多少不平等的事要一笔勾销。
当时,每个合唱团都有很多生动感人的故事。在新的时代,我们回顾玉溪革命音乐传播的历史,是为了赓续红色血脉,增强文化自信与自强,使聂耳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故乡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编辑:刘玉霞 审核:张志云 终审:攸莉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