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玉溪学者陈泰敏在昆明购得两册成春堂医书手札,这两册旧书均出自聂耳父亲聂鸿仪之手。由这些文献材料可知,聂家在老昆明城的最早居所并非位于甬道街,而是登仕街。
陈泰敏在新版《聂耳全集》中公布了自己的发现之后,许多学者对登仕街的认识仍是片面的,甚至是主观臆断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1912年,聂耳出生这一年,清政府在云南的统治被推翻,云南军都督府建立,之后几年,由于旧政权的倒台,老昆明城的街巷名称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变化很少引起学者的注意,本专题将尝试对登仕街的历史演变进行考证和解读。
清代的登仕街是什么样的
清代光绪二十八年,聂家由新兴州城迁到老昆明城登仕街居住。登仕街在清代是什么样的状况?目前暂时缺少影像、文字的记录。不过当代的学者却从街名本身做过解读。
云南著名学者朱惠荣在谈及老昆明城登仕街名称由来时,有一段考证非常有意思:
明清时期,砖城东南部行政机构的群集,在其周边也逐步形成一些具有服务功能的街巷。其南接近南门的今庆云街原称登仕街。明代文武官员均以对应品级授给荣誉称号,登仕郎为文官正九品升授之阶,登仕佐郎为文官从九品升授之阶。清代封授有功官员及其先世以官爵名号,文职封赠之阶正九品也称登仕郎,从九品称登仕佐郎。登仕郎可说是对低级官员的美称。登仕街就是从各州县来办事的低级官员及官府眷属寓居的地方。
朱惠荣将登仕街街名解读为“清代云南九品低级官员寓居的街道”,也算合情合理。
查阅清代《光绪云南通志》的老昆明城的布局图,记者发现,清代登仕街以北以西的几个不远的街区,几乎汇集了当时云南主要权力机构的办公地点:总督署、布政司署、按察司署、粮储道署、盐法道署,其中主管刑狱的按察司署就位于登仕街上。近水楼台先得月,寓居于登仕街,不仅到衙署办事方便,且更易于接近上层重要官员。那时已进入仕途的官员,想要平步青云,租住在登仕街可能是那个时代的一条“终南捷径”。想踏入此捷径的人,绝对不止于正九品的登仕郎。
聂鸿仪闯荡省城,居所首选登仕街,看中的当然不是仕途,可能就是街上官员扎堆居住的人气吧。
清代光绪年间老昆明城布局图。(资料图)
重九起义引发的街名变更
查阅昆明的史志资料可知,较早记载“登仕街”之名的方志是《道光昆明县志》,也就是说,最晚在清代道光年间,登仕街已经出现了。从志书上附载的地图来看:清代的昆明城南门叫丽正门,进入南门,便是贯穿昆明城南北的中心大街。据《昆明地名博览辞典》记载:城内的中心大街由南向北分为四段:南门街、三牌坊、四牌坊、马市口。其中,入南门途经的第一条东西向横街,在《道光昆明县志》中整体标注为登仕街。但也有学者认为,这条东西向的横街以中心大街为界,以东称登仕街,以西称粮道街。只是粮道街之名在清代、民国的志书上都不见记载。
“登仕街”最早出现于何时?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先弄清昆明城中主要官署位置的变迁。可以明确的是,明代的官署地点较为分散,当然找不到登仕街的记载。近代可知的街巷名称与城中主要的官署变迁显然是相关联的。
学者朱惠荣是研究昆明古城的专家,他认为:“明代的衙署布局,奠定了老昆明城的基本格局,影响着清代衙署的功能和分布,有的甚至影响到近代。”其实这个论断,用于清代的衙署布局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成立的,特别是对老昆明城南街区的影响。
从清代早期的《云南通志》《云南府志》记载来看,总督署于康熙二十一年迁到中心大街三牌坊以西;布政司署于康熙二十八年迁到三牌坊以东;按察司署于康熙二十年迁于南城内;粮储道署于康熙二十二年迁于五灵庙(南门街以西)……这一系列的迁移几乎是同一时期,且是有步骤、有规划的。经此一迁,清代云南省城主要的权力机构的办公地点,到了清末重九起义前都没有变化过。因此说登仕街之名最早形成于清代康熙年间,并不显得突兀。
“登仕街”之名的演变主要原因还在于朝代的更迭。按《昆明地名博览辞典》的描述:“相传云南重九起义时,天空出现景星、瑞云的吉兆,云南军政府上台后,便将粮道街更名为景星街,登仕街更名为庆云街。”
景星,在我国古代是一种吉祥之星,不经常出现,只有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期才会出现。据《史记·天官书》记载:“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
庆云,即彩云。古人以为有喜庆、祥瑞之气。据《汉书·天文志》记载:“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庆云。庆云见,喜气也。”
常读史志的人一定对历史上的这类套路非常熟悉了,但凡新朝取代旧朝,总有人要演绎几段祥瑞之兆的故事,以烘托新政权的合法性,重九起义之后建立的云南新政权也难以免俗。也有人说,祥瑞之兆只是民间好事者搞出的谈资,可是省城主要街巷的更名却是实打实的官方行为,新政权是认可的。
登仕街之名是何时消失的
1911年,重九起义之后,云南军都督府成立,登仕街之名在老昆明城的街巷中是否就彻底消失了呢?
这一问看似多余,因为《昆明市地名志》这样官方编写的志书在“庆云街”条目下已经给出明确的答案:“登仕街,1912年改名庆云街。”很多学者以此为据,得出结论,登仕街之名消失于1912年。
查阅《昆明市地名志》,记者发现,在此书附载的一份民国时期的昆明市区地图上:旧时的南北向的中心大街被标注为“南正街”;老昆明城南门更名为“正义门”;由正义门进入南正街,途经的第一条东西横向主街,南正街以西更名为“景星街”;南正街以东一侧,分为两段,依次为庆云街、登仕街。由此可知,清代的登仕街在进入民国后并未消失,而是分割成两段街,登仕街依旧存在。
这份民国时期的昆明市区地图是否标注有误呢?
编纂于1924年的《民国昆明市志》开篇“位置面积区划及城郭”一章,罗列了当时昆明市区主要的街道及所属的巷道:
第一区第二十段:登仕街辖太平巷;庆云街辖翠花巷。
由此可证,《昆明市地名志》所附载的民国时期的昆明市区地图标注无误。
最有力的一份证据出自《聂耳日记》。聂耳在1927年10月13日的日记中记录了一份好友、同学的通联地址,其中就有:
张有典(贻中),登仕街四十号。
张有典是何人,暂无资料,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少年时代的聂耳经常联系之人。由此可证,1927年时登仕街依旧存在。
要问登仕街之名彻底消失于何时,暂无一个准确的时间。查阅编写于1944年的《昆明导游》一书所列老昆明城主要街巷,已经找不到“登仕街”之名,1924年版民国《昆明市志》登仕街所辖巷道已归入庆云街名下:
庆云街辖翠花巷、太平巷、由义巷、际春巷、福庆巷、云兴巷。
可以肯定的是,最晚在1944年,登仕街之名已经消失于历史的烟云中。
巧合的是,聂家人在老昆明城中辗转搬迁多地,近半个世纪后,聂耳的母亲彭寂宽于1950年将成春堂迁往庆云街159号,并亲自经营药铺,聂耳的二哥聂子明参与销售。1956年,彭寂宽病逝,她治病救人的事迹在庆云街一带一直广为流传。(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蔡传兵)
编辑:刘玉霞 审核:刘燕 终审:蒋跃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17号